时间:2021-5-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七户人家一棵树”

这是当地人

对攀枝花开发建设初印象的

普遍描述

据考证,这棵树

早在几十年前被一场大火毁坏了

然而

攀枝花市东区瓜子坪街道党工委

副书记钱林宏

近日告诉记者

这棵树最近在兰尖社区“复活”了。

这是怎么回事?

被“复活”的“一棵树”。

原来,街道正在实施三线文化“四个一”项目,通过“复活”一棵树、建好一个馆、修好一条路、写好一本书,以情景还原的方式,讲好三线故事,弘扬三线精神。

“复活”一棵树,让历史事物“开口”

9月26日,记者在钱林宏的带领下,来到原兰尖铁矿职工活动中心院坝,看到一棵十几米高、比许多人腰杆还粗的攀枝花树,挺拔生长,枝繁叶茂。树旁还有一块大矿石。

“这就是我们‘复活’的‘一棵树’。”钱林宏说,街道还准备在这块石头上刻下“七户人家一棵树”几个大字。

经专家考证,几十年前,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发现者常隆庆一行,经常在瓜子坪街道一带活动,“一棵树”就在兰尖社区附近。“兰尖故事”博物馆里,还留存着常隆庆与那棵树的合影。

常隆庆与一棵攀枝花树合影。(兰尖社区供图)

几十年来,“七户人家一棵树”在攀枝花口口相传,成为三线精神的一个符号。令很多市民好奇的是,那棵树究竟在哪里、长啥样?

钱林宏说,街道和社区也设想过以雕塑、移栽等方式“复活”它,但无论是从美观、成本或可操作性方面考虑,都不太合适。

眼前的这棵树,虽然不是照片中那棵树,但也是后来三线建设者栽种的,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既是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缅怀,也是对新一代攀枝花人的激励。”钱林宏说。

努力让历史事物“开口说话”,是瓜子坪街道讲好三线故事的一个侧面。

在这棵攀枝花树下,是一座正在建设的“兰尖故事”博物馆新馆,马上进入装修装饰阶段。

上世纪六十年代,众多建设者援建攀枝花,开采兰尖铁矿,先生产后生活,兰尖社区由此诞生。

年,兰尖社区筹资建成了“兰尖故事”博物馆,展出居民捐赠的军用水壶、奖状奖章、饭盒等余件展品,累计接待上万人次参观。

“旧馆面积较小,不能满足更多的居民群众参观学习。”钱林宏说,在攀枝花铁矿的帮助下,开辟了室内面积余平方米的房屋作为新馆。

建设中的“兰尖故事”博物馆新馆。

重走矿山路,在体验中感悟三线精神

如何让市民更好感悟三线精神?瓜子坪街道推出“重走矿山路”活动,让人们在体验中了解三线建设的艰辛。

从兰尖社区办公楼出发,沿倮密路向北行进约3公里,来到这条矿山路的起点——硫磺沟。顺着长满草的山路向上攀爬,大约半个小时抵达终点——一处平坦的山脊。

“这条路,正是当年常隆庆等人寻矿的路,是开发建设者们奋斗青春、挥洒汗水的轨迹。”兰尖社区居委会主任罗小琴说,路周边是以兰尖铁矿为中心的生活区,路旁还保留着当时储水的蓄水池。

罗小琴说,目前,街道和社区正在这条路进行规划、修复,已完成起点处厕所修缮、沿线环境卫生治理及观景台周边围栏安置,并组织开展两次“重走矿山路”活动,将对线路周边环境进一步打造。

“我们做这些,就是要让三线精神的传承弘扬更接地气。”钱林宏说,瓜子坪街道近期还准备出一本书。以纪实方式,讲述攀枝花开发建设的真人真事。

按照初步构想,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讲述过去的英雄事迹;下册讲述当下的奋斗事迹。为此,街道已多次到档案馆查阅资料,采访了一批老一辈建设者。

同时,瓜子坪街道还计划拍摄制作一部纪实性教育电视专题片,还原英雄攀枝花的历史,诠释“三线精神”。“视频拍摄时,将选取辖区劳模等的事迹,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将在街道辖区内选角,用身边的人演绎身边事。”钱林宏说。

新闻多看点

攀枝花人,国庆出行注意!今年高速上有这些便利服务...

绿草红花惊艳亮相!攀枝花这里美爆了!非去不可!

好消息!金沙江大峡谷观景台即将完工投用,地点就在……

来源:川报观察

编辑:阮雨红

审核:梁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