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视察攀枝花时,曾精辟指出:“攀枝花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物,邓小平理论的成果。”攀枝花诞生于国家三线建设的特殊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实现长足发展。攀枝花的开发建设,与国家命运和时代使命紧密相连。当前,攀枝花正大力塑造“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的城市品牌。所谓英雄,于国于民,肩担使命。为深入挖掘“英雄攀枝花”的丰富内涵,时值攀枝花开发建设55周年之际,中共攀枝花市委政研室副主任毛崇相对攀枝花曾经担负和正在担负的重大国家使命进行了梳理盘点,成文《国家战略中的七大攀枝花行动》。 经作者授权,三线建设干部学院对全文进行推送。今日,推送第一部分“攀枝花特区——中国最早的特区”。 攀枝花特区——中国最早的特区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上期的攀枝花开发建设,是在“准备打仗”的三线建设特殊历史背景下,国家调整全国工业布局、把现代工业从东部沿海推进到西部内陆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攀枝花地处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区域,历史上属于偏远封闭、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年,地质学家常隆庆、殷学忠等到达攀枝花地区,发现了攀枝花铁矿。年,国家地质部组建43个地质普查队,对全国6个片区、80余个矿产地进行大普查,攀枝花铁矿被确定为具有综合利用前景的巨型铁矿,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