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9/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川观新闻记者兰楠攀枝花观察湛璐霜“说是攀芒,买回去放三五天泛黄变软就可以吃了。但我放了一周还是硬邦邦的,又放了一周,拿出来吃还又酸又涩。”近日,重庆徐先生遇到一件糟心事:他经过攀枝花市米易县高速路口时,看到有摊贩兜售“攀枝花芒果”便买了,结果这些芒果却难以下咽。根据徐先生提供的芒果照片,米易县农业农村局咨询农业专家后确认,该芒果为外地品种,并非产自攀枝花。一场“攀果”品牌保卫战悄然打响:米易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出动,到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有水果销售的路口开展监督检查。攀枝花相关部门召开工作会议,要求对外来水果冒名顶替本地水果的行为加大监管执法办案力度。攀枝花果农采摘凯特芒果刘家成摄攀枝花是四川唯一的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芒果、枇杷、石榴、草莓、樱桃等水果久负盛名,依法保护“攀果”品牌,成为当地相关部门需久久为功的课题。打造“攀果”有需求让攀枝花产优质水果入超出海攀枝花为何对徐先生的遭遇如此重视?答案可以从仁和区红旗村“90后”村民许开成的经历中找到。红旗村盛产芒果。年,许开成雄心勃勃地回到家里,准备依托家庭农场大干一场,把这里的芒果卖进商超、卖到国外,但做了很多尝试都“碰壁”。“投入了不少成本却看不到收益。”许开成总结经验教训:一个农户,产品没有品牌,想跟商超合作,想做出口,太难了。转机出现在年。彼时,攀枝花打造了全市首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攀果”。“攀果”品牌湛璐霜摄“以前,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攀枝花的水果种植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导致水果品牌小而杂,没有形成营销合力和品牌效应,在国内国际真正‘叫得响’的品牌屈指可数。”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造“攀果”品牌,就是为了让攀枝花的优质水果踏上品牌发展之路。以“攀果”之名闯市场,许开成家的芒果不仅成功上架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大型商超,还迎来了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等地的订单。年,许开成一家出口芒果吨以上,流水超过万元,“今年我们预计可以将芒果出口增加到吨以上。”成为“攀果”有门槛多项举措确保水果品质稳定随着“攀果”成为抢手货,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确保“攀果”品牌水果品质稳定,成为当地亟须解决的问题。此前,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案件。原告邹女士在电商平台购买了一盒“攀果”,后来她发现,5月底并非攀枝花芒果产期,所以怀疑购买的不是攀枝花芒果。被告果品公司称销售的确实是攀枝花芒果,但也承认该产品是提前采摘催熟的“次果”。“芒果必须在树上完成七成至八成的糖化,才能保证口感。要是有人提前采摘催熟,就会破坏芒果的品质,进而影响‘攀果’品牌的口碑。”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为此法院向市场监管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发出了“司法建议”,建议加大对“攀果”品质的抽样检查力度、对种植户和经营者按时采摘的宣传力度,以及对“攀果”知识产权的普法宣传力度,共同维护“攀果”品牌形象。攀枝花芒果需要在树上完成部分糖化攀枝花市委宣传部供图年9月,“攀果”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引导各行业主体自觉维护“攀果”品牌形象。同年,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印发《“攀果”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了“攀果”品牌的使用条件、申请程序、权利义务等。此外,攀枝花还通过举行“攀果”种植大户恳谈会,号召种植大户主动履行生产者义务,为所出产品开具产地证明;通过举行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经营者、包装印制企业行政约谈会,敦促其履行查验义务,严格落实销售凭证、产地标识等可溯源凭证。攀枝花攀果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文静说:“我们为‘攀果’建立了电子身份证,每一个‘攀果’都有可追溯的专属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