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8/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7435216282197608&wfr=spider&for=pc「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四川新闻网消息(滕德银吴家威记者陈荞)攀枝花市仁和区前进镇田堡村,有3个村民小组户人,曾经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60人。近年来,前进镇田堡村按照“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跟做”模式,硬化道路2.35公里,改造沟渠7.8公里,解决人饮困难67户,宽带连接余户,发展成熟优质晚熟芒果00余亩,尤其是构建起了梅花鹿养殖双驱动模式,年,村集体经济实现从“零”到“有”的突破,收入达到1.15万元。如今,脱贫了的贫困户居然还是股东,集体经济发展得好,成为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范。田堡村是如何破解集体经济当初为零的局面的?关键还是党支部的作用发挥得好?要想为老百姓多干事,没有集体经济怎么行?如何开局?是摆在村两委班子面前的一大难题。村党支部经调研后发现:自己村里就有现成的资源,为什么不试着走条新路?靠“鹿”发展,集体经济有“路子”村内有一家以梅花鹿示范性养殖为主的一个合作社,自年,经过考察和学习养殖技术,合作社从吉林长春引进了25只梅花鹿,开始了梅花鹿养殖。年,该合作社有5户成员,已具备11年的养殖经验,且收益较平稳。年5月上旬,村党支部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实地调研。经了解,梅花鹿“全身是宝”,市场需求大,并且环境适应性比较强,养殖成活率高,但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金短缺、规模难以扩大、防病技术差等问题。5月下旬,村两委班子请来前进镇畜牧站站长,并组织全村29名党员和村民代表,再次到梅花鹿养殖基地实地考察。最后,通过集体探讨,认为可以与之合作发展集体经济。年6月初,村党支部书记杨银蓉找到合作社,商量建立“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一方面支持合作社扩大规模发展,一方面注重科学发展,尤其是要解决好防疫防病问题。第三方面是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助农增收巩固脱贫成果。这种模式,可谓双方都得益。于是,双方合作发展顺利签约。靠“鹿”发展,贫困户能“发财”靠“鹿”发展,找到发展的“路子”后,双方按照“争取资金、外出考察、扩建规模、科学养殖”的思路,积极行动。年,针对合作社的实际情况,村党支部大胆作为,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为合作社落实了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资金40万元。同时,合作社自筹50万元,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征求畜牧站意见,扩建饲养圈舍余平方米,新增饲养设施设备,购买成年梅花鹿70只,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规模变大后,为搞好科学养殖,田堡村党支部请前进镇党委帮助,请来畜牧站专业人员无偿定期上门指导梅花鹿养殖技术,定期给梅花鹿做体检。同时,将项目资金以股权的形式量化到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7户低保困难户,贫困户户均入股元。畜牧站党员、站长李炳才说:“科学养殖,关键就是要防疫、防病。做好这两样,养殖业一般就能健康发展。为推动这个产业发展壮大,我们是很乐意的!”贫困户通过参与劳动、为合作社有偿提供牧草的方式,参与到合作社发展中来。昔日的贫困户张贵强说:“畜牧站还指导我们种植牧草,如今靠卖牧草这样收入,我家每年有元。我还是股东,养殖梅花鹿好,我们能靠这个发财!”靠“鹿”发展,合作发展有“信心”在年,贫困户平均每户分红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元。这份收益金额不大,却是田堡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增强了村两委的信心,也凝聚了人心。党支部书记杨银蓉说:“此后,合作社每年固定提取5万元用于对昔日的贫困户的持续帮扶,帮扶年限为5年,让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平台,有依靠。同时,不断增强对昔日的贫困户的技能的培养,在产业发展上加把劲,增强他们脱贫后过上好日子的信心。”合作社的负责人王成莲,今年46岁,是村民小组长。她说,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始终是她的初心。“如今,合作效益明显,也增强了我养殖梅花鹿的信心。说实话,靠‘鹿’发展,关键还是要靠党支部发力!下一步,我将继续扩大梅花鹿养殖规模,学好技术,引进设备,把鹿血、鹿茸加工成更多的附加值产品。我还想开一个农家乐,吸引城里的人前来参观、品尝特色菜品。”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