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南国英雄树,广州第一花

木棉花是这座英雄城的品格

盛开时红艳但又不俗气

落英时依旧火红不萎靡

花落而不褪色

那一抹热烈的红成为了永恒的印记

木棉枝干苍劲

象征着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

也象征着铮铮铁骨、积极向上的活力

许多关于木棉的诗词流传至今

歌咏着它顶天立地、不畏生死的英雄气概

一株株炽热的木棉

陪伴着英雄足迹,掩映着烈士碧血

那些生长在历史遗迹之地的木棉更是让人思古

氤氲出一片肃穆的鲜红

广州是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

在激荡的岁月里

无数革命英雄在这方热土

谱写下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沿着那些壮烈的足迹

通过“广州起义”红色之旅

体会共产党人为挽救中国所做的不懈努力

广州起义纪念馆

横跨于越秀区起义路的人行道上,有一座碌灰筒瓦,白雕黄墙的凸字形建筑,稳重的色彩让这里的历史蕴意更为浓厚,对来来往往的人们诉说着建筑背后的那段红色旧事。

为了反抗和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的白色恐怖活动,年12月11日,共产党人张太雷、苏兆征、叶挺、叶剑英、聂荣臻等领导发起了广州起义,攻克了这座大院并宣告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

广州起义连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广州起义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第一次大胆尝试。

近百年岁月过去,这里早已不见当年广州起义的血腥与冲击,但过去的历史却可以通过陈列展品重现在人们眼前。在处处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广州起义纪念馆内,重温英雄烈士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感受那一份打动灵魂的爱国力量。

观音山战斗遗址

观音山现为越秀山,因明永乐年间都指挥花英在越井冈上筑有观音阁而得名。观音山是广州城北的制高点,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与广州的红色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观音山曾是广州起义部队和敌人展开激战的地方,在年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中,起义军曾血战观音山,烈士们用鲜血染红了这方土地,留下一串串红色足迹。

▲观音阁旁边的粤秀奇峯牌坊

岁月无声,可历史有痕。这处隐匿在青山深处的红色遗址,将过去那段波澜壮阔的斗争史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革命志士为了信仰而浴血奋斗的场面历历在目,撼动人心。

▲敌军扑向观音山,起义军反击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木棉花殷红如血,映红了树梢,也染红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起义期间,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部分烈士遗骸丛葬于红花岗。为纪念这些牺牲的烈士,建国后在当年烈士牺牲的红花岗兴建了这座烈士陵园。

走过门楼,是一条宽敞笔直的陵墓大道,两旁青松翠柏,四季常青,如同肃立的卫士守护着埋葬在陵园的烈士英魂。

高达45米的广州起义烈士纪念碑屹立在墓道尽头,在“冲破三座大山,手握枪杆直冲云霄”的造型背后,是人们对革命烈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崇高品质的深深缅怀。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在东湖中央,有一座为纪念周文雍和陈铁军烈士而兴建的血荐轩辕亭。亭檐下悬挂的木匾额,上书董必武题的“血荐轩辕”四字,行笔之间可见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与追思。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在烈士陵园的西侧,有一座白色建筑掩映在绿树之中。门口的两座大炮台,折射出它背后风云激荡的历史。这栋建筑是广东咨议局旧址,也是现今的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

广东咨议局始建于清宣统元年,孙中山曾在此宣就任非常大总统。同时,这里也是过去国共两党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建国后,在咨议局旧址建立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成为向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一件件文献藏品,一桩桩红色往事。馆内藏有广州第一面升起的五星红旗,在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的时候,这面手工缝制的五星红旗在东亚大酒店升起,同时升起的还有革命黎明的曙光,照亮了人们解放的希望。

///

木棉为媒

串联起喧闹之外的红色史迹

带领我们追忆那些峥嵘岁月

在一段段红色往事中

感悟木棉花所代表的

不畏艰辛、勇立潮头的伟大精神

将英雄城的红色底蕴延续下去

素材来源:图虫创意、网络

—END—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