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驾着银线,飞越高山,横跨江河,穿透黑夜,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今天,电力这个人类不可缺少的清洁能源,已成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回眸:电业与城市共成长 五十年前,攀枝花这座钢铁工业城市大规模开发正式启动。在金沙江边大渡口的一棵大酸角树下,一台3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在一阵轰鸣声中发出了电,攀枝花有史以来的第一盏电灯在不经意间点亮。虽然说不那么明亮,但那一束光,却像一把有力的剪刀,剪短了攀枝花无电的历史。 这一年是年,也就是在这一年,攀枝花供电公司成立。从此,攀枝花电力与攀枝花同生共长。 白驹过隙50年,昨日的“钢城”正在迅速翻开“钒钛之都”的崭新一页。伴随着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攀枝花电业人正孜孜不倦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发扬铁人精神,艰苦创业,努力奋进,为攀枝花的前进注入源源动力。 记者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全川21个市州没有哪一个城市像攀枝花市这样依赖电力。” 事实如此,攀枝花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了近70%的份额,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工业用电更是占据了售电量的大半壁江山。 于此,攀枝花电业人用心服务着整个城市,哪里有需求就把电力送到哪里。二十世纪,攀枝花电网具备“送电上门”的能力并提供相应服务,攀枝花成为当时“全国唯一不缺电的城市”。 半个世纪,攀枝花电业人用心谱写了无数辉煌篇章。 为确保成昆线南段通车的用电需求,年初夏,东北电力设计院的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勘测任务,确定由当时的渡口电厂起,经斑鸠湾、五桂塘、混撒拉、大龙潭、长箐林场、糯巴沟,到平地变电站,架设渡口至平地的千伏线路。沿线沟壑纵横,海拔都在米以上,建设困难、生活困难可想而知。 年10月,渡平线正式动工建设。亲历渡平线建设的龙新民回忆道:“当时,我们施工的地方在海拔米到米之间,山高坡陡、没有人烟、森林茂密……在这里,我们进行着土石方开挖、材料运输、立塔架线等工作。每一项工程都必须争分夺秒,一个基塔立好后,大家抬绞磨、抬扒杆、背工具越过深沟,爬上另一座山峰,向下一个基塔出发。”于是,一天立三个基塔创造了攀枝花电力建设史上的奇迹。 就这样,不到一年,攀枝花境内的第一条千伏输电线路于年6月一次性成功投运。 周总理下达了攀枝花年7月1日前要出铁的任务。这也就要求,攀钢千伏第一总降压变电站——坪一变电站(向阳变电站)及相应的高压输电线路,必须在年2月份前建成投运。 “当时的变电安装人员基本都是边学边干,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不计报酬,假日不休息,轻伤不下线。”一位亲历过的退休老人这样说道。就这样,在大家的通力协助下,经过60天的努力,提前完成了坪一变电站的抢建任务。年2月,坪一变电站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运行。 前进:攀枝花电业步伐铿锵 岁月流逝,攀枝花电业人的步伐依然铿锵。 年3月,相对独立的攀枝花电网(装机容量为33.6万千瓦)与四川主网联网,电网富裕电力输向成都、重庆,缓解了主网严重缺电的局面。 年4月和年1月,施家坪、青龙山两座千伏变电站相继投运,提升了攀枝花电网电压等级,支援了攀钢二期工程建设,更加有效地解决了攀钢冲击负荷对电网的影响。 年12月,装机容量为万千瓦的二滩水电站投运,成为我国二十世纪建成投产的最大水电站。此时,在攀枝花境内拥有了40千米的千伏送出工程。自年35千伏仁和变电站建成以后,攀枝花供电公司以每年建设1.25座变电站的速度壮大着攀枝花电网。 随着攀枝花经济的高速发展,攀枝花电网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年,攀枝花供电公司第一座千伏变电站——石板箐站投运,攀枝花电网与四川主网的联络由千伏提升到千伏,结束了攀枝花电网无千伏电压等级的历史。这不仅提高了攀枝花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而且增加了主网送入攀枝花电力的能力,对缓解攀枝花电力供需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年6月,甘泉、橄榄两座千伏变电站的建成投运,使攀枝花成为省内第二个形成千伏双环状电网的城市。以千伏电网为骨干、千伏电网为支撑的主网架形成,为攀枝花建设“中国钒钛之都、中国阳光花城、四川南向开放门户”,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支撑。 现在:创新翻开时代篇章 年,西南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在攀枝花投运。 当年7月2日,随着国家电网四川攀枝花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下达合闸指令,西南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攀枝花学院2.1兆瓦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正式投运。 然而,时隔一年之后,攀枝花电网建设再翻新篇章。 随着“嗡嗡”的变压器运行声音持续传出,年9月5日凌晨1时33分,在经过余步倒闸操作和大量的测试工作后,我市首座智能变电站千伏安宁变电站在盐边县安宁工业园区内成功投运。 该座智能变电站共投资近3亿元,建设工期1年半,建成千伏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为兆伏安。该座智能变电站最主要的特点是综合自动化系统完全按照智能化变电站标准设计,大量采用光纤、智能设备状态监测等新技术和新设备,节省了投资和资源消耗,能够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监测等,工作人员只需通过主控室监控系统便可掌握户外设备运行状况,在降低全寿命周期减少运营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 该座智能变电站成功投运后,实现了盐边电网与四川主网的强联系,彻底改善了盐边县南部地区电网薄弱的状况,全面解决了安宁工业园区、新九工业园区的供电问题。 经过50年的艰苦创业,攀枝花供电公司已发展成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下属的特一型企业,担负着攀枝花市及周边部分地区近万平方公里的供电任务。现拥有变电站、开关站51座,变电容量.42万千伏安,其中,千伏变电站9座,千伏及以下变电站38座,10千伏开关站4座;千伏及以上线路.2千米,35千伏线路千米,配网线路千米,全面贯通攀枝花kV环网,形成了以kV双环网为骨干、kV环网为支撑,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输配电网络,连续安全生产天。 50年来,攀枝花电业人孜孜不倦地奋斗着,只为擎起城市的一片光亮,只为助力城市快速发展。□本报记者王建特约通讯员王伟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