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也可以评“教授”啦…… 在我们的印象中,“教授“是这样的一类人: 他们往往工作在我们敬仰的象牙塔中,比如 其实,我们大七中早就有“教授”级别的老师了,而且还有俩!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张潇云老师…… 张潇云简介张潇云老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化学系,在攀枝花七中任教期间,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和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在张老师任班主任的班级,学生对她有很高的评价:“作为班主任,她对我们要求很严格,随时督促大家学好各门功课,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 让我们来听听张老师的声音根据省人社厅、省教育厅联合制定的《四川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我省的中小学教师“平起平坐”,还能评“正高”了,这里的“正高”级教师就是大学里的教授啦! 作为我省年11月启动的《四川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点单位之一,经人社部、教育部批准,攀枝花市年共有5人取得四川省首批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成为全省中小学里的首批“教授”攀枝花七中有两人获此殊荣。 “当时全攀枝花有二三十名符合评选资格的中小学老师参评。以前,教师评职称,只需要递交材料就行,而这次参评还有两轮面试等环节,评选更加严格。”说起当时的评审,张潇云仍历历在目。 张潇云介绍,参评的老师不仅要提供材料,攀枝花市还组织教育专家进行面试,之后又到省上进行面试。“面试的时候,不光要通过现场问答来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还要讲一堂课来证明自己的教育水平。” 说起评上正高级职称3年来的变化,张潇云说:“工资待遇提高了,职业荣誉感更强了。当然,有了这份荣誉,压力也更大了,必须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让中小学教师参评正高级职称,张潇云认为“好处显而易见”:“可以让老师从更高的层面去看待教育工作。”“以前,老师只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