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博物馆介绍 “三线建设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花城新区干坝塘村,经一年的运行和提升完善后,于年4月11日获得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冠名。 博物馆是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影响力最广泛的三线建设主题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全国13个省区三线建设的历史面貌。 "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是不行的,要准备上山,上山后还有个地方,北京出了问题,只有攀枝花(钢铁基地)就解决问题了。" 这句话就是年五月,中南海召开会议时,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对攀枝花三线建设的指示与肯定。 馆内有一万余件文物 大部分来源于三线建设者个人捐赠 一件件鲜活的文物 一幅幅生动的照片 一个个微缩的场景 再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 仿佛又回到了半个世纪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主要是美苏的战争威胁,图中的区域即是当时三线建设所涉及的范围。 ”5月23日,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党委中心组全体成员参观三线建设博物馆,追忆三线历史,凝聚发展共识。 年至年,为了“备战备荒”,党中央和毛主席直接部署,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十三个省、自治区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简称“三线建设”。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次重大经济战略调整,在历时17年的大三线建设中,数百万建设者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建成我国的战略后方基地。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和价值追求。 在讲解员的引领和介绍下,党委中心组缓步参观了记录三线建设时期是具代表性的生产设备、生活用具以及历史文献、图片和老照片等多件珍贵文物,追忆了三线建设的发展历程,瞻仰了攀枝花50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缅怀了历史建设者们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重温了三线建设时期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总经理肖杰说,攀枝花是中国三线建设成果的缩影,是一座典型的三线建设气势恢宏的文化遗产城,正是攀枝花的电力建设者点亮了攀枝花的第一盏灯。 公司不会忘记“大战渡平线、抢建坪一变”那些峥嵘岁月、不会忘记像“八闯将”吴恒泰一样的老一辈工作者、更不会忘记美好的使命。 目前,攀枝花电网形成以千伏双环网为支撑,千伏双环网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输配电网络。 今后,攀枝花公司将继续坚定信心,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守土尽责,建设智能电网,服务攀枝花市经济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副总经理汪康康感慨道,攀枝花结出了三线建设最大、最辉煌的硕果。 通过参观,重温了三线建设的辉煌历史,共同见证了攀枝花的风雨历程和沧桑巨变。 攀枝花公司将不忘初心、心怀三线,在国网“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的指引下,继续履行使命,沿着建设者的足迹,建设攀电美好家园。 来源:新闻中心方昱、任佳 不忘初心、心怀三线!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