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放松心情积极应对——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处方”

年寒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大家在家“以宅防疫”。相对闭塞的活动空间、大量的网络疫情资讯,都会带来心理上的影响,担忧、焦虑、恐惧等情绪也随之而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时刻惦念着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健康与平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应对疫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学校心理体验中心为大家推荐下列抗击疫情“心理处方”:

1.合理应对自己的情绪反应。

面对传染病暴发,我们感到巨大的压力,甚至造成心灵上一定的创伤,产生消极情绪,这是十分正常的。我们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也无需对此有过多的心理负担。这些情绪的产生是正常的,接纳这些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应对疫情。当然,接纳并不意味着我们对自己的负面心态听之任之,我们要积极主动的对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行监控。发觉自己是否沉浸于某种消极情绪中,对于疫情的看法、信念是否有不合理之处,然后向最有利于抗击疫情的心理模式进行调整。

2.平和应对,避免“消极暗示”。

每当听到或看到一些有关疫情讯息时,我们都会不自觉得发生心理暗示效应。使得我们对自己的身体状态过度敏感,产生头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就会产生深度怀疑和焦虑。事实上,未接触过感染人员,不去人群密集区域,在家中合理作息和健康饮食的情况下,这确实是过度担忧。相反,多对自己在心理上进行“积极暗示”,比如:我虽然不能出门但还是可以把一天过的很充实、正好利用这段时间静下心来看一本书等,会更有利于我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3.健康生活,保持规律作息。

保持平稳规律的生活作息,对于保障身体正常节律、维持身心健康非常重要。突然转换的生活节奏以及不良的生活作息本身就可能导致认知、思维、注意力下降及情绪不稳定等问题。所以,即使不能随便出门,我们也要尽可能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按时的作息,让自己对生活有掌控感,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个人焦虑。

4.适度上网,合理信息获取。

有关疫情的资讯在互联网上爆炸式蔓延,使得我们情绪更加紧张。过度沉浸在与疫情有关的负面信息流中,容易使人陷入应激状态,进一步加重焦虑情绪,同时,还会降低认知功能,失去对有效信息的辨识力。为了避免信息超载带来的焦虑感,我们应当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在睡前不宜过分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