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 攀枝花市第十一中小学校 01.学校简介 02.领导关怀 03.办学优势 04.学习情况 01.学校简介 攀枝花市第十一中小学校始建于年,前身为攀枝花市铁路子弟校,年5月移交市政府,属市财政全额划拨市教育局创办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地处攀枝花市交通要塞,背靠成昆高速·攀丽高速公路入口,位于攀枝花市东大门和城乡结合部。学校办学地址为攀枝花市仁和区彩霞巷15号,占地面积共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包含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三个学段,现有25个教学班级,学生人。 近年来,在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上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课程改革为依托,狠抓学校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办学声誉进一步得到巩固,整体办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荣获了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市级卫生单位、市级校风示范学校、市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市级绿色学校、市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社会、教职工、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持续提高,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我市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02.领导关怀 种子从萌芽、破土到茁壮成长,是从大地中吸取营养与水份,当它长成参天大树时,它一定不会忘记曾经的关怀。攀枝花市第十一中小学校作为全市唯一一所由市教育体育局直属的城乡结合部学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面对良好的发展前景,全校教师怀抱着一份“感恩之心”,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共研策略,协同实践,教育激情全面张扬,为学校的美好明天砥砺奋进,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年9月,时任市委书记张琰、市委常委张敏到学校慰问优秀教师。 年9月,市教育体育局董之云局长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 年9月,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田龙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 年9月,市教育体育工委委员、党组成员、市纪委(市监察委)驻市教育体育局纪检检查组组长姚荣祥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 年11月,市教育体育局王廷明副书记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 03.办学优势 a.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校园建筑极具古典文化特色,古色古香的教学楼与葱笼绿树相掩映,构成一个现代与传统完美融合的园林式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相得益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周边环境最美,办学条件最好的学校,是理想的学习之地。 b.优秀的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76名,其中专业教师73人,中小学高级教师13人,中级教师37人。教师平均年龄34岁,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学历达标率%,现有省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骨干、学科带头人8名,区县级骨干教师8名,占学校专业教师总数的25.8%。在各类各项省、市级教育教学方面的竞赛中,我校教师多次获得一等奖。在科研方面,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11个,校级课题10个。论文发表获奖方面,有6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 省级骨干教师:张学礼 市级学科带头人:李峰 市级骨干教师:陈永川 市级骨干教师:李福香 市级骨干教师:谢宗鑫 市级骨干教师:苏小玲 市级骨干教师:余军 县级学科带头人:宋文琦 县级学科带头人:王银志 县级骨干教师:周德 县级骨干教师:姜林珍 县级骨干教师:蒋筑群 县级骨干教师:涂梅 县级骨干教师:文有书 县级骨干教师:刘香芸 县级骨干教师:郑传芳 县级骨干教师:杨睿玲 c.良好的教育设施 学校引进了远程互动录播教室、小学科学数字化实验室、集3D设计、科学初探、机器人、智慧农业和3D打印制作等内容为一体的创客空间、智慧诊断课堂等在全市处于先进地位的教育设施设备。同时,学校所有教室均安设了网络多媒体教学终端,为学生提供了与先进地区相同的优质学习条件。 04.学习情况 a.扎实的知识学习 学校要求教师首先要从自我做起,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空间和平台,去探究、去研讨,去锻炼,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其次,通过加强教师教研及培训,开展校内和校外交流,拓宽教师眼界,更新思路方法。 b.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 学校坚持总体布局与分段实施相结合的方案,分层次制定和实施从学校到班级再到个人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案。德育室以升旗仪式、课间操、放学等时段为抓手,促进学生养成排队入操场,排队离校的良好行为习惯,让每一次集会、散场、放学都做到井然有序;明确各年级阶段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安全习惯、遵纪守法方面需要达成的目标和工作内容、方法,班主任根据德育课程设计方案,以七周为周期,选择2—3项教育内容开展训练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不良行为的矫正。 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学校还开展了“五星”学生评价活动。每周评选班级“五星”学生,表彰“尊长习礼明理好”、“学习严谨进取好”、“锻炼身体习惯好”、“同学合作分享好”、“自我心理调节好”的学生,根据每周学生获“星”情况,评选校级“五星”学生,利用“光荣榜”进行全校表彰。同时,认真做好“市、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市级、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少先队员、先进团支部”的评选活动。全校学生每人每年至少上一次光荣榜,鼓励性表彰率达到100%,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积极要求进步的进取心和荣誉感。 c.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学校找准着力点,从城乡学生发展差异、时代发展要求、学生和学校实际出发,确定城乡结合部学生普遍存在的发展需求点,明确了精准发力、补齐城乡结合部学生阅读能力和创造能力短板、贴近学生生活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开发目标,进而确立校本课程设置方向,实施校本课程开发。 学校开发并实施了“快乐种植园”、“国学经典诵读”、“习惯养成教育”、“阅读”、“电影赏析”、“小篮球”、“舞蹈”、“英语口语”、“科学初探”、“3D设计”等十五个校本课程。开展“快乐星期三”活动,把每周三下午作为小学校本课程教学的专门时间,保证了课程的实施。 d.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创新升旗仪式活动,依次由小学高段以上的班级承担升旗仪式并进行评比,国旗下的学生讲话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相声、小品、朗诵、情景剧等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吸引了全体师生的注意力,增强了教育效果。 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校园LED屏等宣传阵地和重要宣传时间,大力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学校建立了德育苑和法制长廊,开设了“经典诵读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活动,传统文化融入了课堂和校园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关键字深入学生心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