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正值年国庆黄金周第三天,虽然细雨霏霏,位于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却游人如织,今年国庆假期众多游客“攀”上了四川攀枝花。据了解,开馆3年来,这座全国唯一“国字头”三线建设博物馆已接待国内外观众万人次。 摄影 王东 是什么吸引了人们?来自北京的杨菊芳女士说:“不是每一座城市都能让人感到神圣,攀枝花市就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 据了解,国庆长假期间,一场以“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为主题的文化之旅,让天南海北的游客领略了这座城市的英雄气质和阳光魅力。攀枝花,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因矿而生,因攀钢而兴,三线建设铸就了这座城市英雄的本色。 摄影 王东 半个多世纪,攀枝花人开天辟地、艰苦奋斗,在亘古蛮荒的攀西大裂谷创造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奇迹——昔日一个“七户人家一棵树”的地方,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摄影 王东 三线建设时期,数十万建设大军从全国各地汇聚攀枝花,以“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的英雄气概,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建起了“百里钢城”。 古代,这里是蜀商南向出川的“南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今天,这里是四川通往南亚东南亚沿边、沿岸最近的城市,站在四川南向开放的突出部,门户价值日益凸显。 得天独厚的攀枝花,承载着共和国领袖的雄心,正赋予“三线建设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英雄攀枝花再出发 阳光康养地创新篇 10月3日,为期两天的“普达阳光芒果音乐节”在攀枝花市仁和区普达国际康养度假中心激情开唱。上万名乐迷汇聚音乐节现场,与崔健、郑钧等歌手和天堂、声音玩具等10多组国内外乐队相约攀枝花,共同演绎一场盛大的音乐户外狂欢。 场外,连绵的雨水挡不住慕名而来的游客,仅10月1日,就有超过2万辆省内外自驾游车辆涌入攀枝花。人们徜徉在“砚乡山水、稻香寻趣、果香拾味、花香去浊、遇见养心”5条精品旅游路线上,感受英雄本色,品味阳光味道。 摄影 王东、陈祖波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了“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对攀枝花提出了“全力打造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的新定位,“加快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的新要求。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曾经创造过奇迹的英雄攀枝花,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摄影 王东 高水平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没有攀钢就没有攀枝花,工业不强就不叫攀枝花。攀枝花钒钛产业总产值已突破亿元,钒产品、钛精矿等产能产量居全国第一,含钒超长百米钢轨助力中国高铁跑出世界速度。当前,全市抢抓全域列入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机遇,发挥攀钢“航母效应”,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健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培育世界级钒钛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打造清洁能源开发高地。 摄影 王东 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深入挖掘充沛的光热资源,用工业思维和方式统筹农业生产经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建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来源:云上攀枝花 高起点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充分发挥独特气候禀赋,按照“养身、养心、养智”的发展思路,加快安宁河流域和金沙江沿岸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康养产业集群,争创全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 摄影 严白鲜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南向开放门户—— 建设大城市,打造区域教育、医疗、文化中心,筑牢社会事业发展高地;打造大交通,加速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大数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做活大商贸,打造区域物流枢纽。 摄影 王东 英雄攀枝花,在四川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的征程中,重整行装再出发。 阳光康养地,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再创新篇。 摄影 王东 策划:茉莉花开 责编:星辰花光 来源:中新网——四川频道、人民网——四川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