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把服务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开行覆盖滇、川、黔3省19个市区县的货物快运列车,在无轨地区建设28个高铁无轨站,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快乐出行。这是从昆明开往丽江的民族文化旅游列车驶过楚雄特大桥。(徐章位摄) 云南脱贫攻坚的昆铁力量 王永文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彩云之南,自古聚居着众多民族。据统计,全国56个民族,在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就有25个。不少民族地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民生活贫困,云南也因此成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关心。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到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紧奋斗。 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全面凝聚昆铁力量,主动融入加快推进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局集团公司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人民情怀,坚持人民立场,把服务人民、拉动社会经济发展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充分发挥铁路行业专业优势,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创新方法,加大铁路建设扶贫力度,切实履行国铁企业的社会责任。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决心,用心用力帮扶,走深走实建设扶贫、运输扶贫、定点扶贫之路,留下辛勤奋斗的“昆铁足迹”。 这是昆铁广大干部职工以积极主动作为和奋勇担当,深入贯彻落实铁路总公司党组“充分发挥铁路行业优势,切实做好建设扶贫、运输扶贫和定点扶贫工作,担当起国铁企业的社会责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的部署要求,也是对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脱贫攻坚的历史性决战相关工作部署要求的生动实践。 过去5年,云南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万人。这个来之不易的扶贫成果,凝聚着包括4万昆铁人在内的广大云岭人民的不懈奋斗和心血。 ——建设扶贫 建成一条铁路,带活一个地区,脱贫一方百姓 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铁路勇担帮扶政治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部门在促进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国家铁路对中西部地区的基建投资完成1.94万亿元,新线投产2.22万公里,其中高铁1.05万公里。中西部地区持续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和路网完善,不仅直接拉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还为改善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和投资条件提供重要支撑。 如要富,先修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高黎贡山到巍巍乌蒙山,从金沙江畔的香格里拉到澜沧江的出境口西双版纳,一江春水载不动无言的贫瘠。作为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的云南省,铁路建设迎来大发展时期,钢铁巨龙正串起一个个散落在云贵高原上的城镇,拉动沿线地区人民群众踏上致富路,与全国人民同步奔小康。 5年来,云南省境内铁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亿元,是上一个5年的2.24倍,铁路营业里程增加.68公里,铁路总延展长度达到.49公里。特别是年铁路建设投资创下.8亿元的历史最高纪录,沪昆客专、云桂铁路、新昆玉铁路及昆明东南环线4条近公里高铁开通运营,云南迈入高铁时代。 成昆铁路广昆段扩能改造、昆明铁路枢纽“三级六场”扩能改造和玉蒙铁路、沪昆铁路六沾复线、蒙河铁路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纳入铁路“十二五”规划的广大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圆满落幕,永广铁路扩能改造和丽香铁路、玉磨铁路、大临铁路、弥蒙铁路6个项目正在云南较贫困的州市全面加快推进和建设,澜沧江特大桥、金沙江特大桥、高黎贡山隧道等一批“超级工程”将改变时空距离、助力深山人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年7月1日,昆楚大铁路开通运营,昆明至大理铁路客货分线,开行昆明至大理公里每小时动车组列车,实现昆明至大理“2小时生活圈”,充分发挥高铁的辐射带动作用,滇西人民在脱贫致富大道上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玉磨铁路开工2年来,建设项目部共投资近万元,在元江县曼来镇、咪哩乡境内结合工程施工便道,为村民修建8公里道路,为因远镇、咪哩乡1所学校和1个村委会改建公共厕所,在元江县重点贫困村咪哩乡哈罗村修建平方米、可容纳1余人的村委会活动中心,供哈罗村开展文化生活活动。建设各分部、各施工班组食堂定点采购沿线百姓种植的新鲜瓜果蔬菜,开工2年来,累计采购价值约71万元。这是铁路在建项目助力沿线人民脱贫的生动写照,各条在建铁路沿线,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一条铁路就是一条经济走廊。“我们公司招聘的工人,其中有人是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毗邻沪昆客专富源北站的曲靖市富源县工业园区内,富源今飞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才告诉笔者,他们公司的铝合金轮毂项目第一期于年11月17日建成投产,几乎与沪昆客专云南段开通运营同步,年就为当地提供多个就业岗位。“我们招工时优先照顾当地贫困群众,承担并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 “现在整个工业园区产值估计近70亿元,对富源县产业结构调整起到非常好的拉动作用,这些成绩与高铁开通是分不开的。有了高铁,从富源到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很便利,企业入驻这里,从公司总部到工厂的距离缩短,人员往来方便,效率更高。”富源县工信局局长李二荣介绍,一年来进驻工业园区的项目达46个,全部启动后预计能提供个就业岗位。 年,云桂铁路开通1周年,丘北县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37亿元,直接收入1.12亿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做梦也没想到,高铁通了,来的人也多了,我们的餐饮服务业生意跟着火了。年的前8个月,普者黑仙人洞村贲古家园农家乐饭庄收入就达余万元,我们村还有几家还突破万元呢。”说起高铁开通带来的经济实惠,丘北县双龙营镇普者黑村仙人洞村民范成民开心地说,“云桂铁路就是一条幸福路,载着我们致富奔小康。” 路通民富,铁路建设拉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汪建云摄) ——运输扶贫 火车就是人民的“连心车、致富车”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铁路快速发展情系困难群众,反哺民生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局集团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勇于担起社会责任,让人民共享铁路改革发展成果。瞄准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需求,大力实施铁路运输扶贫,坚定不移组织开好公益性“慢火车”为主体的公益性普速旅客列车,开行农产品专列、“云岭货物快运”列车,建设“无轨站”等,实现产品供给优化、服务质量优化。加大运能运力投放力度,为民生物资运输插上翅膀,努力把火车开成沿线人民群众的“连心车”“致富车”“便民车”。 “一人务工,全家脱贫。”高铁开通,便利的交通和优惠的票价给打工经济注入新活力。“乘坐高铁速度快、票价便宜,购票乘车很方便,再也没有“一票难求”的后顾之忧。”说到高铁开通给云桂铁路沿线人民带来的好处,文山州富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蒙朝恩算了一笔账,从富宁坐汽车到昆明要元,坐高铁只要元,按该县每年12万人次往返打工计算,每人节约元,每年务工人员出行可节约万元。 年12月28日开通以来,截至年11月底,云桂铁路在文山州境内的普者黑、广南、富宁站累计发送旅客万人,与设计年发送旅客万人目标近在咫尺。深山地区人民群众乘坐高铁通江达海,脱贫致富的道路更畅通了。 铁路沿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铁路获得感。5年来,昆明局集团公司接续开行昆明至攀枝花、六盘水、红果和威舍至贵阳4对“慢火车”,仅年就发送旅客.92万人,有力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共享幸福生活。广大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回家的路铁路走得好,出行的路铁路好放心”。 致力于打造滇中城市“1小时经济圈”,优化人民出行。年以来,昆明至曲靖、宣威城际列车每天开行达11对,年发送旅客均在万人以上。年8月31日,开行4对昆明至楚雄滇中城际列车;11月2日,又增开1对往返于楚雄和曲靖之间的城际列车,便捷、实惠的城际交通为沿途老百姓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 5年来,昆明局集团公司与云南省各州市政府合作,以文化引领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先后开行“大理号”“丽江号”“世界的香格里拉号”等20趟旅游文化列车,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农产品通过列车展销,请来旅客拉动消费,送出去特色产品,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全力确保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是昆铁人矢志不渝的奋斗情怀。5年来,累计运输货物2.91亿吨,其中民生物资、“三农”物资约.5万车、.9万吨。组织开行水果、白糖、葡萄酒等“点到点”快速货物运输班列、特需列车,满足人民不同需求。对“两烟”、化肥、有色金属等物资运输优先保证、特事特办。组织开行中欧、中亚班列6趟,发送货物吨,一大批云南咖啡、茶叶、果蔬等农产品通过铁路运输走向世界,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者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年9月12日,在滇东、滇西和滇南3个方向开行“云岭货物快运”列车,致力于为人民提供低价、快速、安全、便捷产品的快速运输模式,有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截至年12月31日,“云岭货物快运”列车开行天,累计发送货物.6万件、22万吨。 年以来,为满足无轨地区的货物运输需求,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延伸服务惠民生,打通物流链“最后一公里”,昆铁在昆明、西双版纳、普洱、保山、红河、曲靖、玉溪、德宏8个州市建成运营16个“货运无轨站”,基本实现“连网成片”。通过敞开办理全品类货运业务,直接受理减少中间环节,为人民提供“公铁联运”全程绿色物流服务。 果蔬“乘”慢火车走出大山,帮助沿线村民脱贫致富。(汪建云摄) ——定点扶贫 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精准脱贫成效显著 大理州南涧县小湾东镇营盘村是昆明局集团公司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挂包帮、转走访”要求的挂钩扶贫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实施扶贫开发项目40余项,直接或间接投入资金余万元,惠及贫困人口5.8万人。目前,挂钩帮扶的户群众实现脱贫户,脱贫总任务完成率达94%。 做到帮扶对象、项目筹划、措施到户、脱贫成效“四个精准”,因地制宜,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发挥铁路建设、客货运输、旅游开发、劳动就业、市场信息、人才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脱贫帮扶。 扶贫先扶智。投资建成“铁路希望小学”新龙村中心小学;购置学生桌椅0套、高低床套、被褥套、电脑60台、多媒体教学器材8套、多功能电子化教室4间,满足当地所有中小学校教学需求。对21名考取高中及以上学生给予每人每年0元至元爱心助学金,共资助5.2万元。集团公司职工2次开展爱心扶贫募捐,共筹得资金14.04万元。投资99.53万元,援建营盘村委会应急避难场所照明灯塔、太阳能路灯、学生餐厅、村委会多功能综合楼4个扶贫援助项目。投资3万元帮扶营盘村委会改善党员活动场所设施设备。 实施产业发展帮扶。推进落实茶叶帮扶项目,探索保底收购与入股分红模式,年实现产值万元。采购当地茶厂茶叶作为集团公司职工劳保用茶,至年共采购绿茶33.4吨、价值.6万元。依托该项目的实施,营盘村合作社筹集资金10万元,入股南涧县黑龙潭茶厂,每年可以保本分红2万元。 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扶贫合作开发模式,扶持当地核桃产业发展。至年共订购核桃34.3吨,价值.63万元。引入南涧无量山乌骨鸡订购推广,年中秋节共获得订单89批,价值1.28万元。开创“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将蜂蜜核桃仁引入超市形成常态化销售,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帮扶。向有富余劳力和务工条件的挂钩贫困家庭共7人推荐提供劳务派遣用工或业务外包工岗位。集团公司招收录用大学毕业生时,承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符合条件、在招收范围内的贫困户应届大学毕业生到铁路就业。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