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学习找差距推动攀枝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党政代表团赴成都、苏锡常、杭嘉湖考察学习综述 刘家成 摄影 “从去年7月至今年4月,市委组织开展了赴成都、苏锡常、杭嘉湖地区的考察学习活动,对标先进、寻找差距,创新思路、改进工作,以学习成果的共享和示范带动,努力推动攀枝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成都 苏锡常 杭嘉湖 这是市委带领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推进领导干部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提升能力,践行开放发展理念、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的务实之举; 这是市委高瞻远瞩,落实“”工作思路,对标学习先进,充分发挥攀枝花比较优势,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推动攀枝花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何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 如何发挥好攀枝花的比较优势, 让学习成果转化落地,推动发展? 在市党政代表团赴成都、苏锡常、杭嘉湖地区考察学习的每一次行前动员会上,市委书记李建勤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要求代表团成员要珍惜机会,紧密结合各县(区)、部门实际,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对标先进,多看、多听、多问、多悟、多做,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改革创新、提升能力; 要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新理念、好经验、好做法,并结合“怎么看,怎么干”工作要求和自身实际,深入思考,着力破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推动攀枝花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在开拓眼界,拓展思维的同时,要主动与考察地的党委政府和企业加强交流,围绕产业链条上下游寻求项目合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对标学习,借势借力、深化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考察学习怎么看?一路风尘仆仆、行色匆匆,成都、苏锡常和杭嘉湖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创新求变的魄力和思路,锐意进取的激情和干劲,令前来学习考察的攀枝花党政代表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进入新时代,先进地区那永不停息、改革创新、蓬勃发展的“滚滚涛声”。副市长 李仁杰 习近平总书记是年在浙江的湖州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论,我感觉这些年来像湖州、杭州、嘉兴等地的广大农村都认真地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理论,用这一理论来指导地方农业农村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方面他们坚持用“两山”理论来规划构建新时期农业农村的发展蓝图,同时他们也主动在矿山治理,农村环境整治改善,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等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用“两山”理论来指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们践行绿色发展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看到这些地方的发展,我们也感觉到,相比较之下,攀枝花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这个差距现在是我们的压力,我们应该尽快地把它转化为推动攀枝花农村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东区区委书记 罗军 党政代表团三次学习,我们的收获都非常大。到成都学习,成都的规划布局以及格局产业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规划高端,产业布局优化,空间布局非常优,产业的设置类别也非常高。在苏锡常学习的时候,它的工业发展,特别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智慧制造、智能制造,这些方面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这几天在杭嘉湖的考察最大的体会,第一是生态,他们以生态立省,生态立县,做好生态保护,在充分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践行“两山”理论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 西区区委书记 龙勇 考察的这几个地区,发展的理念都很新,发展的质量都很高,创新能力都很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利用自己集聚人才科技创新的优势,发展了一批新兴的产业,特别是高端智能装备,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苏锡常地区,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充分地发挥了民营经济的活力,形成了一批规模很大、科技含量很高的企业集群。这次到杭嘉湖地区来考察,又给了我思想上强烈的冲击,我感觉到杭嘉湖在高新技术引领,创新驱动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仁和区区委书记 任礎军 市委市政府从去年开始安排了一系列的对标学习活动,感受都比较多。在成都,我们感受到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对推动成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苏锡常,我们感受到了,特别是以产业为主导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次在杭嘉湖,让我感受比较深的是以创新为驱动的互联网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叫高质量发展,什么叫创新驱动。与此同时,我们也考察学习了一系列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很多收获和启发。 米易县县委书记 王飚 随着市党政代表团,先后去了成都、苏锡常和杭嘉湖,总结这三个地方,第一就是他们的定位非常准,而且定位非常高,他们的定位来自于对自身发展要素、发展资源、发展环境的研究和国家政策的对接,所以说在一发展的时候起点就是高起点,起步就是高速;第二个就是他们能够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和本地相结合,充分发挥首创精神,为自己地区发展不断地注入新鲜的活力、强大的动力;第三就是,这三个地方的干部群众,思路观念和推进各方面工作的举措,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都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将近一年来党政代表团的学习,让我们感觉到了压力,看清了我们存在的诸多差距和不足,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盐边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谭兴忠 短短的十个月,攀枝花市党政代表团先后前往成都、苏锡常、杭嘉湖考察学习,频次高、内容广、力度大,可谓用心良苦。通过考察学习,我们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成都、苏锡常、杭嘉湖这些发达地区的发展,各有千秋但都有共同之处:一是创新,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不懈动力,摆在核心的位置;二是规划,规划先行,大视野大格局,因地制宜进行顶层设计,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三是人才,聚集大量的高精尖人力资源,以优势产业吸引人才,以高层次人才促进产业的加快发展;四是环境,千方百计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考察学习后怎么干?一个个问题得到了解答,一个个想法在心中酝酿,思发展、谋发展的思维碰撞在代表团成员们的每次考察学习中及时展开。市委书记李建勤在现场的精彩点评和强调要求,更是如醍醐灌顶,让大家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思路更加明确。副市长 李仁杰 我初步考虑,回去以后有这么一些工作,来把学到的东西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来推进攀枝花农业农村在新时代绿色的可持续的发展。 第一就是回去以后,我们要在广大农村号召乡、村、社几级干部,包括先知先觉的农民,大家都来学习,进一步学习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进一步学习什么是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应该怎么搞; 第二就是各级党委政府要牵头学习浙江的做法,认认真真按照“两山”理论的要求,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结合攀枝花的实际情况,把我们“乡村振兴”战略编制好,使之成为科学的蓝图,成为能够引领攀枝花农村持续发展的蓝图; 第三就是要抓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绿色发展的重点项目,一些专项的实施,还有就是要进一步抓好已经实施的河长制,以及今年要实施的湖长制这些专项工作,用重点项目的突破来带动农业农村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最后一件事情就是要抓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增收,使我们农业农村的发展真正逐步转到绿色发展理念上,使绿色变为我们的财富,实现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么一个发展理念。 东区区委书记 罗军 第一我们要切实继续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尽快让我们的工业从机械化向自动化或半智能化转变,提升工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第二要把三产做亮,在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等方面,我们还要切切实实地加大招商引资和服务力度。第三要把城市做美,在城市的管理上要更加注重精细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要突出阳光花城的特点,切实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这篇文章,把阿署达以及银江镇其他村镇,按照美丽乡村的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切实把环境做好,城市我们按照市里面“四花”打造的要求,把每一个街道提档升级,变绿为花,真正让我们阳光花城“无时不见花”“无处不飞花”。第四我们要切实加强人才引进和创新引领,我们打算依托电商产业园区和奥林匹克现有的物业,真正地建成一个创新创业和人才聚集的中心,对我们今后的产业发展起到一个孵化和引领的作用。 西区区委书记 龙勇 我觉得西区重点要在这么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我们一定要把“两山”理论,以及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我们西区发展的全过程,严格企业准入,而且我们要巩固环保突出问题整改的成果,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快“四花”打造和植绿护绿,让西区真的美起来、靓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城区;二是要坚持产城相融,高水平规划西区的产业和城市建设,不管是园区还是城市开发建设,我们也要做到每开发一片土地,要引入带活一批产业项目,让西区的发展更具有持续性和生命力;三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在产业的发展上,我们要培育引进支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产业项目入驻,在城市建设管理和政府政务服务方面,我们要加大信息化智慧化的建设力度和步伐,另外我们要广泛开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双创活动,让创新成为支撑西区发展的永恒动力;四是要培养一支善做善成的干部人才队伍,想办法招才引智,引进一批我们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队伍,要深化“两转一提”,努力提高我们干部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来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仁和区区委书记 任礎军 下一步的工作上,要着力我们干部人才建设的工作,不管美好的理想也好,目标也好,都需要我们干部人才来作为支撑,这里面要解决我们干部的作风、思想观念以及能力水平的问题,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感觉到,应该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目标,作为工作的核心,来推动我们各个方面的工作,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钒钛、阳光”两篇文章,切实结合我们的实际,厘清我们的主导产业,同时加以推动工作上的一系列的政策环境的支撑,来解决我们产业发展的问题;第三个方面,我觉得项目建设这项工作是当前我们工作中的一个总抓手,也是“牛鼻子”,我认为上下都要同欲,都要紧盯项目,招引、建设、达标投产、环境各个方面的工作来落实责任,加强工作;第四个方面,我觉得要紧紧围绕“环境”这篇文章,来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这个环境既有我们的自然环境,也有我们的政策环境,以及我们的营商环境,我觉得总体上讲,环境好环境优美,能够吸引人,与此同时,政策好营商环境好,也可以吸引企业,这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我们切实在政策理念,干部的作风,以及我们的政策、机制等等这些方面,加以我们深化改革的工作,来推动各方面的工作落实落地。 米易县县委书记 王飚 下一步,我们要做的事很多,总结起来我想就是这几点:一个就是强化学习,让学习成为我们全县上下一个自觉行为,通过学习,通过对标,来提升我们的一切工作,来持续地推进“两转一提”,让我们的意识,让我们的观念,让我们的作风,让我们的能力能够跟上市委的要求,跟上我们发展的需要;第二就是,要加强加大各项工作的落地落实,今年是我们县委提出的“四个提升”之年,也是我们明确提出执行和落实之年,我们就是要在对标提升、产业提升、规划提升、生态提升上做好,让米易在现有的基础上,城市再扩面,生态再凸显,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归属感再进一步地增强;第三就是,要紧紧扭住项目这个中心,搞好“三抓”,抓项目抓资金抓政策,用项目落地,用项目产生效益来衡量我们的工作,来衡量全县发展的后劲,最后还是要持之以恒抓干部的作风,通过从严治党,通过党要管党,来净化融合我们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优化米易的政治生态,使我们“四个米易”,就是阳光米易、激情米易、活力米易、生态米易,不仅成为我们的要求,也要成为我们各级干部的自觉行动,更要成为米易全县上下的生动实践。 盐边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谭兴忠 学习的目的在于怎么做,结合盐边的实际,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聚集绿色发展的后发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利用比较优势,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着力钒钛产业创新,康养产业拓展,以高端化定位来谋划发展,以差别化竞争塑造特点,以特色化方向来创造品牌,形成特色产业,优势产品,体现特色文化;要狠抓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深入研究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精准招商,把抓项目作为抓发展的重要抓手,以项目化主持经济工作,优化投资环境,加快项目落地建设;要坚持对标管理,实现跨越发展,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能力水平,探索交流合作,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激发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为盐边加快发展加倍努力。 开阔视野,才能坚定前行;行动对标,方可挂帆远航。通过市党政代表团先后三次赴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大家的发展思路必将更加开阔,道路也必将更加明晰,攀枝花美好的未来可期、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