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年,一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背着行囊走进位于米易县的攀钢十六中。

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即便工作地点发生过变化,但教书育人的初心从未改变。

三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彰显着他的本色,任劳任怨、锐意进取,阐释着他的名片,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展示着他的风采,这些美德让同事尊敬他,让学生爱戴他,让家长信任他。

他叫甘承前,一位高中生物老师,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成为他心中永远的刻度。

一片冰心春蚕志躬耕不辍三尺台

——记市第十五中学校教师甘承前

有一种情怀叫不忘初心,有一种守望叫用心耕耘。

“甘老师的教师生涯是在米易县湾丘乡开始的,那个时候我们都还年轻,甘老师那个时候教初中生物,他的教案令人印象深刻,手写的,每一本都很工整。”和甘承前共事多年的方正中老师回忆说。

认真源于甘承前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就像轮船热爱海洋。汪汪海洋塑造了轮船乘风破浪的气魄,教育事业提升了他生命的高度。

年10月17日,甘承前倒在了他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师生们本以为甘老师还能站回三尺讲台,然而,等来的却是噩耗。

“那天,甘老师还在给我们上课,但我们没有想到那是他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市十五中高一·(12)班的蒲睿和丁奕伟对记者说。

在蒲睿和丁奕伟的描述中,甘承前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问题,无论甘老师当时在干什么,只要有学生去找他,他一定会耐心地解答学生的疑惑,哪怕是最基础的问题,甘老师也会认真对待,从初中知识到高中知识,系统回答学生的提问。”

“德为师之本”,甘承前坚守教育的本真,从爱出发,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学生心田。他从不给学生贴标签,也决不否定任何一个学生,而是竭力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他相信这些闪光点就是教育的生长点。

不光在学生眼中,甘承前是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在十五中的教职工眼中也是如此。

市十五中原生物组组长周付金对记者说:“甘老师为人很谦和,每年的‘推优评先’,他都把机会让给年轻老师,他说看到年轻老师不断成长,要让他们的努力得到认可。”

用老教师的眼光看待年轻老师的进步,是甘承前在工作中做到细致入微的一个缩影。

不仅如此,甘承前还是一位“赶时髦”的“年轻人”,“他是我们老教师队伍中,电脑用得最麻溜的,我们还在手写教案,甘老师就已经开始用电脑操作了,而且他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也能最快上手新媒体教学。”周付金对记者说。

转变教育方式,把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甘承前不仅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还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其他老师,整体提升市十五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水平。

在甘承前的教学生涯中,“两点一线”也给身边的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工作、生活轨迹就是家跟学校,每天按时到校,从不早退,在校期间,甘老师对每个学生都认真负责,学生的单科成绩在他的努力下,也在不断进步。”

“甘老师是一个为人和蔼的老师,他的女儿是我们学校毕业的,在他女儿备战高考的时候,学校里总会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甘老师拎着保温盒给女儿送饭,每次在楼道上看到他和女儿亲密无间的交流,那种幸福感都写在甘老师的脸上。”市十五中教师廖志红对记者说。

在十五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甘承前始终以踏踏实实、无怨无悔的形象留存在大家的脑海中,而甘老师的默默奉献也让“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有了更加具体和生动的师者形象。

出品:东区融媒体中心文:陶泓霖

Hello攀枝花攀枝花市东区区委宣传部主办东区融媒体中心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承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