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9日,攀枝花的各色花卉一如既往的热烈盛开。攀枝花公园里,比花开得更热烈的是文艺创作中心会议室里的一堂讲座。会议还没有开始,偌大的会议室已经爆满,几次添加座椅都无济于事,室内过道已经水泄不通,外面还有匆匆赶来听课的人。 还在两周前,攀枝花文艺界的QQ群、 臧棣,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年至年任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访问学者。曾获《作家》杂志年度诗歌奖,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攀枝花文艺大讲堂》连续举办19期,第一次迎来北大教授的讲座,如此高规格的讲座,不能不说是一桩大喜事。臧棣教授说,诗可以和哲学发生交往,但是这种交往并不能保证诗的思想深度。他还说,新诗面临的最大危机,从来就不是新诗自身的问题已有多么可怕,而是人的无趣。他还说,记住,除了美妙的自由,诗中绝不存在其他的自由。或者,也可以这么看,诗:自由和心智之间绝对的张力。 臧棣教授不仅讲了自己对当代诗歌的见解和诸多关于诗歌的感悟,还把宝贵时间留给大家进行了诗歌互动,回答了大家关于诗歌的许多疑问。“……现代是动的时态,更多的自由、快感,出现矛盾、不协调的诗歌文本,也好理解。原则上可以任意命名一个事物,诗歌是‘最佳语言的最佳排列’,检验标准看对他人质疑如何应对。当代诗集印量少但流派繁杂,喜欢某个诗人就买他的诗集。诗的意境和层次,调动对语言的好奇和敏感,花几年时间去激活都能体会,时间积累会眼光更广、辨识度更高,乡野也会出好诗,当时的高大上可能会变化,个体生命和世界的相遇是财富……。” 讲座结束了,大家在手机里此起彼伏争晒关于此次讲座的图片,让攀枝花上“北大”,听藏棣教授讲《如何面对当代诗歌》的好消息再次升温。 花城韵事花城韵事诗歌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北京治疗白癜风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