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芒果让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攀枝花“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在诸葛亮笔下,攀枝花是个蛮荒之地。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难冶炼、难分离,在前苏联专家眼里,是“呆矿”,不可开发。 “骑着毛驴下攀西”、“建不好攀西睡不着觉”,在毛泽东心中,攀枝花是国防三线最理想的钢铁工业基地。 攀枝花是百里钢城、是中国钒钛之都,是阳光花城,不同的历史时代,攀枝花呈现给了世界不同样子。 今天,30万亩芒果已绿满荒山,芒果不仅改变着攀枝花农业发展进程,而且正以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告诉世界一个不一样的攀枝花——这里不仅是中国的钢铁基地,而且可以芒果飘香,鲜花满山,瓜果满园,成为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之地。 芒果飘香贫困村蝶变幸福村7月21日,记者驱车走进盐边县桐子林镇纳尔河社区,漫山芒果林枝繁叶茂,一串串芒果压颤枝头,幢幢新居掩映其间…… 来到村民董启元家,客厅58英寸液晶电视、宽敞舒适的沙发让记者心中一惊,或许只有在城里别墅里才有的豪华装饰在董启元家全撞上了。 董启元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家里只能种种玉米、养养猪换点钱,房屋破旧、生活清贫,所有劳作全靠肩挑马驮……提起当年的生活,董启元有说不出的辛酸。 年,村里开始发展芒果产业,作为党员,董启元抱着试一试态度,率先种植芒果。没想到这一试,彻底改变了全家的命运。现在家里已种植40亩芒果,去年,仅芒果就卖了40万元。 除了在纳尔河建了新房,董启元家还买了辆小轿车,农忙时开着车儿种芒果,农闲时开着车儿到攀枝花耍去。董启元感叹道,“是芒果让咱家变了样,现在的生活以前做梦也想不到!” 纳尔河社区支部书记冯正伟告诉记者,十年前,纳尔河村民很贫穷,村民人均收入只有元,经过十多年的芒果产业发展,现在全村芒果种植面积已达余亩,人均收入激增到元,现在几乎全村每家每户都有小洋楼、小轿车。 芒果让这个攀西裂谷里的边远小山村在短短十年间甩掉了“贫困帽”,成为幸福村。而类似的传奇故事在攀枝花屡屡上演,除了芒果“明星村”金河村、混撒拉外,还有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的许多农村通过种植芒果改变了命运。 范辉建是中国热带农科院的专家,曾在盐边挂职担任科技副县长,一手推动了纳尔河、金河片区的芒果产业规模化种植,后又加入攀枝花市锐华农业开发公司,通过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带动芒果科学、规范化种植。 看到芒果产业,改变了攀枝花农业农村发展进程,帮助许多农民脱贫致富,范辉建很欣慰。他告诉记者,芒果产业目前是一个朝阳产业,在攀枝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攀枝花芒果是全世界最晚熟,海拔最高、纬度最北的芒果,加上攀枝花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赋予了攀枝花芒果许多竞争优势。”范辉建说,攀枝花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使得攀枝花芒果外观好看、味甜不腻、病虫害相对较少,种植成本相对较低。同时,由于攀枝花独特的立体气候,从海拔几百米到米都可以种植芒果,可以利用海拔高度天然调节芒果的成熟期和上市时期。 “攀枝花的芒果不仅品质好,而且市场前景广阔。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优势。”范辉建认为,攀枝花有新疆吐鲁番的阳光,白天是海南的气温,夜里是云南的气温,昼夜温差大,芒果品质全国数一数二。其次,攀枝花种的是晚熟热带芒果,与全国芒果大量上市的6、7月份刚好错过,攀枝花芒果在8月至12月,是中国,乃至世界芒果销售空档期,市场前景很大。第三,在空间上,目前攀枝花仅在西南和中东部地区省会等一线城市销售,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会城市,二三线城市,以及国外市场等待攀枝花芒果去占领。 年,攀枝花芒果种植面积已达30.6万亩,产量8.2万吨,芒果产业成为攀枝花农业最具影响力和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为攀枝花贫困山区农村精准扶贫立下了汗马功劳。 攀枝花市委书记张剡说,未来几年,攀枝花将充分利用本地气候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芒果产业发展壮大。预计到年,攀枝花芒果种植面积将达40万亩,产量21万吨,产值10亿元以上,种植面积占适应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攀枝花也将建成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优质晚熟芒果生产基地。 院地合作芒果产业插上科技“翅膀”又到一年芒果收获季,攀枝花的上空飘着幸福的味道。农民芒果丰收的喜悦,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从攀枝花芒果的零散种植,到年,前农业部长何康带领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等农业专家来到攀西地区考察,提出攀枝花独特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发展热带特色水果芒果,再到年后,攀枝花规模化、产业化种植芒果。一路走来,离不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支持与合作。 年,为促进攀枝花市优质芒果基地建设和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经过多方努力,攀枝花市政府于年3月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当时院校合一、现已分设)签订了市院(校)合作协议,从此,双方建立起多方面的合作关系。根据协议,院校负责选派热带作物和水果专家为攀枝花市政府顾问、担任科技副区县长及研究所副所长,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实践生、定向生,提供优质热作苗木、种子等。 年1月,攀枝花市党政代表团访问热作两院,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市校合作的有关问题达成一致,双方就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专家挂职及攀枝花市干部赴热农院校挂职学习、热带牧草合作、农产品加工、热带花卉合作、科技园区申报、热作新品种引进、病虫防治、无公害、联合办学等合作事项形成协议。 院地合作的落地实施,让攀枝花芒果产业迅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一批批芒果专业技术人员走进攀枝花利用技术培训、实地指导、品牌推广、品种引进等方式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带到攀枝花。一批批攀枝花本地种植户,基层工作人员走出去,到海南、广西等地观摩考察芒果种植技术,交流经验。 十多年来,通过双方的长期合作,攀枝花热带水果由原来的10万亩增加到40余万亩,其中芒果就达30万亩,芒果品种也增加到20多个。 在强大的科技支撑下,攀枝花农业标准化示范工程也取得丰硕成果,以芒果为主的8个热作标准化示范园已获得农业部认定,还有6个热作标准化示范创建园待认定,全市开展芒果、枇杷、咖啡、莲雾等标准化生产的核心示范面积超过2万亩,辐射带动面积10万亩以上,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有力地推进了标准化进程,周边农民的种植技术得到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据统计,实施标准化示范的芒果园平均亩产达公斤,平均售价10元/公斤,亩产值1.5万元,亩增产超过50%,亩增收元以上。 在范辉建看来,院地长期全方位稳定合作,党委政府对科技的重视,避免了攀枝花芒果产业“走弯路”“进误区”,相较于其他芒果产区,虽然攀枝花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健康,目前科学化种植水平、农民发展理念、品牌推广、渠道建设等方面都走到全国前列。 互联网+芒果“加速度”拓展销售市场在攀枝花街头巷尾,随处可见“26度果园”的广告牌,“26度果”园也成为了攀枝花家喻户晓的水果品牌。 今年,在天猫旗舰店“26度果园”的枇杷、樱桃销量位居全国第一,进入芒果成熟季节,“26度果园”的芒果销量更是一路攀升,据“26度果园”总经理邓吉云介绍,现在每天芒果销量都是一千件以上。 今年上半年,“26度果园”销售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达到万元,全年销售将超过万元,是去年销售额的3倍,预计年销售额将突破一亿元。 年3月才成立的“26度果园”,短短一年多时间,凭什么造就攀枝花水果电商的多项销售“奇迹”。今年7月,一个以芒果为主题的大型水果推广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奇迹”背后的些许成功原因。 7月10日—12日,全国第一个以芒果为主题的大型水果推广活动——26度芒果汇在攀枝花中心广场举行。活动通过明星演唱会、水果免费品尝、诚信协议宣誓等多种方式,采取明星白癜风医药白癜风初期能治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