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 小 林 镇 公开发布 编号: “森林小镇”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开展“森林小镇”评价体系及发展指数研究,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行动;寻找全国最美“森林小镇”例,是研究典型、学习经验、复制模式,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森林小镇 四川攀枝花 仁和平地·生态康养型“森林小镇” 推 荐 语 平地镇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南缘,为攀枝花市通往云南的“南大门”,是攀枝花市规划建设的二级重点乡镇。幅员面积.43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近年来,平地镇以建设美丽新农村为载体,围绕“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绿色产业、阳光康养”,通过建设樱花小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开展国土绿化和特色经济林果建设,大力挖掘民俗文化、三国文化、生态文化,深化产业融合,打造出颇具特色的生态康养森林小镇。 ——攀枝花市林业局 年1月2日 川滇驿站,森林·阳光,这里平地 ——攀枝花市平地镇生态康养型“森林小镇”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南缘,镶嵌着一座高原“绿色明珠”,这就是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平地镇位于川滇交界处,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为攀枝花“南向门户”战略的重要节点,是典型的俚濮彝族聚居镇,先后获国家级卫生镇、全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有"中国苴却砚之乡"的美誉。年10月,被四川省绿化委员会、四川省林业厅正式授予四川首批省级森林小镇名单,四川共计32个小镇入围,作为攀枝花唯一的代表,仁和区平地镇位列其中。 平地镇幅员面积.43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近年来,平地镇以建设美丽新农村为载体,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计划,围绕“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绿色产业、阳光康养”,依托金沙江大峡谷、迤沙拉古镇、绿野森林等特色景区(点),通过挖掘民俗文化、三国文化、生态文化等系列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深化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小镇。 绿色产业,森林小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平地镇在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开展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实施退耕还林亩,常年有效管护森林面积18万余亩,着力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广泛开展森林文化宣传。与此同时,平地镇通过余口沼气池的建设及风电项目的实施,使得绿色能源成了森林绿地的保护伞。由此,平地,这个面积.43平方公里的小镇,森林面积达到18.8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绿化覆盖率达到65%,森林资源管护率%。 与此同时,全镇着力发展绿色产业,形成了00亩板栗,亩核桃,亩青脆李、芒果、杨梅,亩葡萄等特色水果基地,……杨梅山庄、邑度酒庄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康养产业也慢慢成形。为了进一步提升平地镇景观品质,打造绿色产业,年至年,平地镇累计投入万元,开展了樱花观赏园、建筑风貌打造等一系列涉及基础设施、产业互融的发展项目,现种植冬樱花余株,建成集镇绿化面积0平方米,特色风貌打造户……使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樱花风情特色小镇建设已初具雏形。 民俗文化,康养胜地 山绿了,水清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如今平地镇正依托阳光、气候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康养+”为一体的阳光康养项目,充分挖掘森林康养功能,以满足城乡居民绿色生态健康为目的,建设康养服务环境优良、产品与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具有明显市场感召力的森林小镇。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平地镇以“康养+文化”为发展理念,打造以苴却文化、酒庄文化、民俗文化为核心的俚濮文化产业,建成产业优质、生态宜居、富有活力的俚濮文化产业特色小镇。 这里是消夏避暑、越冬取暖的好去处。果蔬品摘、樱花品赏、乡间品聚的生态康养主题浪漫别致。“青瓦、白墙、红门、红窗”的俚濮民居古朴幽雅,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村独具风韵。 这里是“苴却砚之乡”。起源于隋朝的苴却石开采、加工工艺自成一派,产品从单一的砚台发展到围棋茶盘、文艺摆件等,拥有配套完善、水平领先的苴却石产业体系。 这里是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位于平地镇南缘的方山,三国时诸葛孙明七擒孟获便发生在这个地方。滔滔金沙江畔,巍巍方山之巅,昔日诸葛营盘,战争遗址,见证了诸葛孔明之睿智,饮马金沙江之壮举。 生态旅游,绿色振兴 这里平地。6月火把节,仰望璀璨星空,脚踩柔软松针,围着熊熊篝火,尽情跳舞唱歌,在夜空中放飞自己的美丽梦想。岁末年初,樱花盛开,如织游人,徜徉在浪漫樱花树下,乐享樱花文化。在这里,周末节日,可以带上家人,约上亲朋,踏青嬉戏游玩;累了,可席地而座,嗅着淡淡野花清香,倾听阵阵松涛清音,品尝浓浓杨梅清冽,惬意人生。 正是如此,平地镇通过挖掘深厚文化底蕴,举办具有彝家特色文化的泼水节和火把节、川滇民族风情节、杨梅采摘节、浪漫樱花节等,打造餐饮、住宿、娱乐、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为旅游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高山逶迤,峡谷纵横,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历史悠远,民风古朴。平地镇利用自然资源禀赋,结合历史积淀和民族风情,全力打造以迤沙拉村为轴心的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成功申报并获得了迤沙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称号。完成了迤沙拉村保护性规划工作,启动了迤沙拉旅游开发工作。积极做好猕猴保护、引养。葡萄基地建设,谈经古乐队的包装,已初见成效,知名度迅速提高。 悠悠平地小镇,勤劳善良人民,在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特色森林小镇的道路上,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平地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深圳盐田:梅沙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 四川巴中:空山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 四川巴中:光雾山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 四川乐山:芭沟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 四川资阳:龙台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 广东广州:派潭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