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灏戦挶鍟?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13569.html
益门镇:以“四个一”开局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基础

为全力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益门镇县乡村三级协同,全员备战投入森林草原防灭火第一线,以“四个一”开局,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坚实基础。

上好一堂党课。结合党建主题党日活动,上好党员干部微党课,开展“护林防火益门担当”主题党日活动,组织专题党课及应知应会知识集中再学习后,将全体机关干部科学划分为扑救、巡山、后勤、应急4个小组,以竞答竞争方式,以考促学,引导干部职工反复熟悉熟练相关知识,进一步入脑入心,增强基层防火指路人思想认识及能力水平。

用好一群宣传队。整合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力量,干部、党员主动义务提供汽车7辆、摩托车70余辆组建流动义务宣传队11支,带上宣传设备边巡逻边宣传,将法律法规及各级精神、要求带到田间地头,带到群众身边,有效扩大宣传效果,通过巡逻全覆盖巩固宣传全覆盖,形成人人自觉担当防火的良好氛围。

用活一支队伍。发挥镇半专业打火队伍多次参与重大扑救任务、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优势,分批到各村(社区)对义务打火队伍进行一对一业务指导,并逐村指导开展以水灭火常态化应急演练。组织半专业打火队伍开展以水灭火演练并将视频传达与各级干部、各村(社区)义务打火队伍,全面提升全镇森林草原火灾扑救能力和应对处置水平。

培养一名监督员。依托“十户联防”干部包干到户制度,深入每家每户宣传宣讲,摸清家庭成员情况,有针对性的为每家每户培养一名有责任感、荣誉感的“监督人”,通过组织重点宣讲等方式紧抓“监督人”思想教育,引导其督促家庭成员认真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相关要求及监管好家庭特殊人群,筑牢基层防火第一线堡垒。(来源/益门镇)鹿厂镇:党建引领,抓实抓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为进一步增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鹿厂镇坚持党建引领,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抓实抓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压实“主责任”。坚持把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作为镇、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点工作、首要任务,构建层层抓、人人抓的工作格局。完善随机督查机制,建立督查小组,督查包村干部履职情况;完善定期研判机制,临时党支部原则上每天上午演练、下午巡山、晚上开会;完善定期通报机制,临时党支部每周上报工作情况到镇森林防灭火办公室;完善工作清单制,镇森林防灭火办公室每周发布工作清单到各临时党支部。发挥组织优势,把牢“主动权”。健全指挥机构,镇森林草原防灭火办公室挂图作战,健全党组织,建立村临时党支部9个,卡点临时党支部5个;健全群众组织,以十户联保为基础,建立党小组。全镇共召开森林草原防灭火反思会9次,召开专题部署会35次,专题学习会18次。与组织部联合开展“党旗飘扬映初心、护林防火我先行”主题党日活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廖进刚带领开展五周五缘清理,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为打赢森林草原防灭火攻坚战提供强大组织保障。抓好队伍建设,建强“主力军”。建立了1支45人半专业打火队,每个队员与扑火工具一一相对应,9个村共建群众义务扑火队人;加强物资配备,各村分别配备灭火水泵3台,柴油抽水机2套,背负式水枪20台,50L水桶个,重点村多配备水泵1台,水袋米。截至目前,共开展镇村组综合演练15次,各村群众义务扑火演练40次,开展“以水灭火”演练15次,重点开展“五周五缘”隐患排查,共排查火灾隐患余起并逐个进行了整改,隐患排查形成常态化工作,营造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浓厚工作氛围。(来源/鹿厂镇)

绿水镇:善用“邻里之手”营造防火人人有责氛围

当前是森林草原防灭火最关键时期,绿水镇举全镇力量投入防火工作,形成以机关干部、村组干部为点宣传,以“十户联防”监督为线,以多种考核方式为网,由点到面,逐步推开,深化对群众的科学管理,严格落实联保责任,形成长效机制,实现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全覆盖,将“十户联防”效力最大化,“远亲不如近邻”,时刻监督,严防隐患,不断加强群众思想认识,营造绿水镇防火人人有责氛围。狠抓宣传教育。绿水镇动员学校、医院、企业多方力量加入“十户联防”宣传中来,发挥合力攻势,让绿水镇人民将“十户联防”“吃透”。在学校,通过“小手牵大手”,对学生开展十户联保教育,要求学生回家引领家长学习,来接送孩子的家长,需清楚回答明白卡内容方可接送孩子;在企业,对本地职工要求熟记“十户联防”明白卡内容,利用职工大会做好防火宣传,并进行基本知识考试,考试不合格者,暂停上班;在医院,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十户联防宣传与抽问,不知晓者当场联系本组组长回答清楚方可看诊。截至目前,绿水镇已召开群众会60余次,十户联防小组会余次,抽问接送学生家长6场余人次,企业召开森林草原防灭会专题工作会20余次。狠抓督查落实。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融入方方面面,利用便民服务中心窗口服务,对前来办事群众考查十户联防内容,对回答不清楚的,罚抄“十户联保”应知应会村规民约10遍,并追究问责相关包户干部。发挥卡点效力,进行宣传,进出入卡点者必须回答工作人员提出的十户联保相关问题,回答模糊者一律罚抄10遍。安排专人每周电话抽查村民知晓情况,做好抽查问题台账,并及时反馈给各包村干部,积极抓落实整改,截至4月5日,已抽查余户村民。绿水镇辖区各村还因地制宜制定《十户联防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合力优势,将十户联防政策织入人心,实现多方监督,构建“防火网”,最大程度提高防火意识,预防生命财产、森林草原资源安全,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坚强防线。(来源/绿水镇)

新发镇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缅怀先烈森林防灭火党员再行动”主题党日活动

为坚决打赢森林草原防灭火近期高火险阶段战,新发镇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缅怀先烈、森林草原防灭火党员再行动”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后勤保障、应急处置能力,筑牢“防火墙”。党旗飘扬昂士气,思想认识再提高。新发镇认真贯彻省、州、县《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通过党建月会集体学习加会后自学的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守护绿水青山的动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缅怀先烈,森林草原防灭火党员再行动”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观看警示片、开展“清明祭英烈”网上签名等活动,缅怀先烈,强化担当意识,昂扬士气,坚决守住“两条底线”,强化责任意识。发挥党员、妇女、民兵三只队伍作用,组建党员摩托车宣传巡护队,带装巡逻,继续做好重要山头、坟头值班巡护;组建妇女宣传志愿服务队,在各村巡回开展文明祭祀宣传;组建民兵队伍,义务开展垃圾清理及垃圾池周边可燃物清理工作。物资夯实强战备,后勤保障能力再提升。统筹资金6万余元,采购药泵22台,水泵4台,消防水袋米,金属探测器3台,对讲机8个,物资储备再夯实;落实企业12立方米容量水车5辆,村1方容量水罐30只,进行水源储备,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及时扑救;落实专人负责做好水和食物的供应,及机具维护保养和机油、工具储备,后勤有“粮”,战备不慌,保障应急需求。抓实演练强技能,扑打能力再提升。严格模拟山火发生实际情况,从火情报告、队伍集结、预案选择、现场指挥、开展扑救、余火清理、装备收整等方面进行演练,通过演练倒查问题,抓整改促提升;组织镇半专业打火对、村义务扑火队每天上午开展演练,加强“人物”磨合,提升机具熟练使用能力,总结经验,全镇推广;落实经验丰富的森林火灾观察员11名,负责火情汇报,助力现场指挥长选择正确的灭火预案,制定“水泵+药泵”协同作战的灭火战术,用水泵负责扑打大火,药泵负责扑打余火、小火,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来源/新发镇)

鹿厂镇凤营村卡点:部门镇村组联防守护九万亩森林

会理县鹿厂镇凤营村与黎溪镇、攀枝花市盐边县和爱乡交界,自1月以来,凤营村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点通过县级部门与镇、村、组联合驻防,确保当地9万余亩森林的安全。

4月4日晚8时,记者到位于国道旁的鹿厂镇凤营村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点,“进入林区上交火种”8个醒目的红色大字映入眼帘。县委组织部和县财政局及镇、村、组干部群众一起值守卡点。村干部正召集值班村民,携带装满水的塑料桶,骑着摩托车开始每天晚上的夜间巡山工作。

家住卡点附近、每天值守的鹿厂镇凤营村村民尹志国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卡点是1月20日设立的,村组干部轮流到卡点实行24小时值守,我常驻在这儿,换班时才回家吃饭。”

鹿厂镇凤营村党委书记、村主任曾兴兵说:“凤营村是四个村合并的,森林覆盖面积有八、九万亩,有两个卡点,另一个在马鞍山,相距5公里,也是实行24小时值守,从12月护林防火工作开展以来,凤营村没有发生任何火情。”

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干部也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每天与当地各级干部、村民坚守森林草原防灭火岗位。

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李中彪说:“目前,我们组织部有九人全部下沉凤营村,驻村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凤营村两个卡点每天都是三班倒,卡点、制高点、瞭望点都有组织部的人在值守。”(文图/刘晓东张正盼)

我们倡议必戴口罩拒吃野味勤快洗手减少出门不去扎堆拒绝谣言配合查验科学就医支持请转编辑/张忠文李陈莉

森林护我家,防火靠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