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米易县“童梦驿站”项目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川观新闻记者兰楠疏导秩序、搬运行李……每逢假期,攀枝花市盐边县盐边客运站里,都会活跃着一批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近年来,攀枝花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年以来累计接受社会捐赠余万元、惠及群众38万余人次。为发挥好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作用,攀枝花出台《关于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年,具有攀枝花特色的慈善体系基本建成,慈善捐赠总量明显增长,慈善信托逐步开展,社会慈善氛围明显提升。如何更好发挥慈善促共富作用?攀枝花聚焦县域,加快构建县域“慈善圈”,让慈善更精准、更可持续。截至目前,攀枝花建成县(区)公益慈善服务中心5个、乡镇(街道)公益慈善服务站42个、社区(村)公益慈善服务室(爱心驿站)个。项目牵引让慈善更具亲和力每逢节假日,在四川大学读书的小彬(化名)就会到盐边客运站担任志愿者。家住盐边县桐子林镇的她,曾是慈善事业受助人,现在成为践行慈善的行动者。两年前,面临高考的小彬家遭变故,奶奶中风偏瘫需要人照顾,妈妈因此辞掉了工作,父亲的工资成为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这让小彬一度想放弃读大学的机会,去打工帮助父亲减轻压力。在了解到小彬家的困难后,盐边县乡村振兴教育励志帮扶基金助学项目向她伸出援手。有了帮扶助学金资助,小彬放下心结考入四川大学。此后学习之余,她常常参加学校和家乡组织的志愿活动,“我受到社会的帮助与照顾,理应力所能及地回馈社会。”文华社区“慈善爱心亭”开展义卖。湛璐霜摄盐边县慈善会副会长朱枰东介绍,盐边县乡村振兴教育励志帮扶基金助学项目,旨在对家庭困难的盐边籍大学新生做到应帮尽帮,同时激励他们回乡发展。截至年底,该项目帮扶和奖励盐边籍大学生人次,发放资金78.4万元。米易县的“童梦驿站”农村困境儿童就近照护社会工作项目则更多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