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于年8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核定编制36名(目前,实隶转人员43名),目前,榆阳大队执法人员隶转均已到位,内部设置队室齐全(现设办公室、财务室、法制室、工程质量监督室、案件受理室、车队和三个综合执法中队共9个队室),岗位职责明确、制度管理规范,并于10月13日申领了《统一信用代码证书》,43名执法人员全部上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手册》,各类资产、资金划转全部完成(其中划转榆阳大队执法用车4辆)。自挂牌运行以来,据初步统计,累计出动巡查人次,下发整改通知书份份(其中责令二类维修企业申请备案5家,三类维修企业申请备案家),完成道路巡查公里,查扣非法营运车辆3辆,处理信息平台投诉9起,巡查检查源头装载企业家,完成立案调查6起,责令停止违法经营行为4起。横山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已挂牌成立,核定定编制40名,执法人员现已划转到位16名,完成比例40%。办公地址暂定原城市客运管理中心,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执法力量不足,缺执法车辆、执法装备短缺,业务繁杂,还未顺利完成移交。开展客运市场整治行动以来,已累计查扣涉嫌非法营运车辆22辆,收缴销毁假冒出租车顶灯标识20余件,当前客运市场秩序井然。神木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组建于年5月26日,与神木市交通运输局实行“局队合一”,副科级建制,编制总数50人。现有工作人员52人,其中:事业干部46人、协管员6人,成立了综合办、法规股、违法处理中心三个股室,城区、店塔、孙家岔、大柳塔、锦界五个执法中队;下辖侯川、神王、中鸡三个超限检测站。目前,大队人员配备齐全,单位内部工作机构健全,各项工作开展有序。大队组建以来,开展了各类业务培训和从业人员培训20余次;先后开展客运市场专项整顿、货运超限超载集中治理等专项行动,查处非法营运案件76起、货运源头超载53起、出租班线客车违法违规营运起、路政案件20起,共处罚款.7万元。府谷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核定编制36名,副科级建制。已配备正式工作人员28名,公益性岗位人员17名,原治超办临时人员98名,领导班子已配1正2副。自年5月25日成立以后,办公设备基本已购置,执法车辆为原治超办车辆,无标志,无警灯,人员服装已购置部分。已安装固定电话,对公账户未设立。成立以来,运政中队联合巡特警、交警等人员开展联合执法,在城区进行了公交、出租规范服务专项集中整治行动以及打击农村非法营运车辆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受理投诉举报案件93起,查处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出租客运经营行为66起;查处客车不规范经营6起;出租车不规范经营23起;货车不规范经营2起;走访运营企业30家次。治超中队与公安、交警等部门密切配合,共检测车辆台次,处罚超载车辆辆,分载货物吨,移交交警2辆,劝返车辆余辆,处罚污染路面车辆共辆,处罚闯卡、超高超宽车辆共32辆,罚款共计万元。路政中队和海事中队也在有条不紊的完成本职的工作。靖边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与靖边县交通运输局实行“局队合一”,副科级建制,编制控制数40名(实际按36名配备),经费实行财政全额拨款。目前已划转工作人员35名,全部为干部身份,其中副大队长3名,干事32名。大队设4个股室(办公室、投诉受理室、质监室、法规案件室)和8个执法中队(3个乡镇中队、5个城区中队)。年12月10日办理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行政章、财务章已经启用,正在设立独立财政账户,年1月开始财务独立核算。完成了符合条件人员执法证件的培训和考试。目前主要工作是集中力量打击非法营运。在执法过程中,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大队成立以来,共办理行政强制、行政处罚案件68起;超限运输案件22起;受理抄告超限运输案件起;共出动执法人员多人次,发放传单多份宣传资料余份。对客运企业、出租公司、公交公司进行大检查,督促出租车、公交车安装GPS设备。抽调基层执法中队人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靖边东出口24小时疫情防控执勤。 绥德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核定编制40名(实际按36人配备),副科级建制。目前已配备领导1正2副,共划转人员13名(其中4人局里借用,2人农管站借用),另借调加协管员15人,共22人,划转原城客办的两辆执法车(年上户,已到报废期),完成了挂牌、申领了统一信用代码证、罚没许可证、工资系统名称变更以及银行财务等开户工作,执法制服、执法车辆、执法记录仪等均为原城客办配置,办公场所已确定但未完全交付,目前拥有9间办公室。10月9日起全面开始履行交通行业综合执法职责。目前大队设立三队一股一室5个部门,三个月以来,共处理投诉意见共35件,打击非法营运及非法网约车共50起,对维修、危险品运输、客运、普货企业检查15次,下达整改通知14份。 佳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核定编制36名,副科级建制。工作人员现已配备35名,(其中年12月28日划转21名),领导班子已经配齐。办公场所暂时借用佳县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原佳县道路运输管理所)场所办公。现已经研究决定在佳县新城汽车客运站大楼分配16间办公室。由于取暖设施没有安装的原因,暂时不能入住。执法车辆、人员服装暂未配置。目前还没有安装固定电话,未设立对公账户。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年1月11日执法大队全体人员报到上岗。目前正在进行单位内部岗位设置,人员统筹安排中。 吴堡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已完成了挂牌,核定编制20名,副科级建制。目前已配备领导1正3副,共划转人员15名。12月3日与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召开工作交接会议后,全面开始履行交通行业综合执法职责。自挂牌运行以来,据初步统计,累计制止各类违法行为50多起,查扣非法营运车辆12辆,受理并处置完成投诉2起,巡查县乡农村公路、沿黄路、码头、采沙船等2次。已办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行政章和财务章更换已启用,成立党支部,已办理财政对账,工资系统名称变更。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是执法人员短缺,一线执法人员大都没有执法证件。 子洲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于12月3日挂牌,编制控制数40名(实际按36名配备),目前配备大队长1名,共划转人员14名,已办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行政章和财务章更换已启用,成立党支部,已办理财政对账,工资系统名称变更。正在办理罚没许可证,编制人员配置完善后,正在积极完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 清涧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已挂牌,核定编制36名,副科级建制。已经划转人员11名,领导班子人员未配齐,执法人员中45岁以下有6名人员,其中男性1名,女性5名。办公场所在原清涧县道路运输管理所办公,单位法人证书已变更,行政章、财务章已更换启用,具有独立财政账户,工资系统名称已变更。执法车辆3辆,尚未划转至执法大队。由于未成立交通运输服务中心,由执法大队暂时代为开展道路运输日常监管工作。年12月29日,执法大队召开全体职工大会,传达县交通局关于原运管所人员划转至农管站,在执法大队开展日常工作的决定,充实当前执法大队力量。执法大队将尽快完善执法大队内部设置,正常开展综合执法工作。 定边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于年4月成立,副科级建制,编制36人,其中大队长1人,副大队长3人,目前完成了31名执法人员的划转工作,现已全部到岗工作。近期,县交通运输局拟借调30余名工作人员到执法大队工作。执法大队拟设立办公室、财务室、党建室、投诉举报室、法规股、监督股等股(室)和7个基层执法中队。年10月执法大队正式运行,现已全面开展相关执法工作,近期重点对客运市场、货运超限超载进行了集中治理,期间共查处非法营运车辆30余辆、受理并处置各类投诉举报案件40余起,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70余次。现办公场所设在原城客办,办公面积约多平米,执法车辆5辆。执法制服、执法车辆、执法记录仪等均为原城客办、运管所配置。 米脂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于8月6日挂牌成立,副科级建制,编制控制数36名,目前配备大队长1名,副大队长3人,共划转执法人员9名,借调工作人员1名(司机),10名工作人员中男性6名(含借调1名),女性4名。大队拟设立综合办公室、法规股、和4个执法中队。办公场所由县交通局安排在米脂县银河东路67号(原交通局下属农管站办公场所)办公,日常办公设备有电话1部、电脑5台、执法记录仪5台和1辆执法车辆(运政标志,原运管所所有,未过户、需大修。),无办公经费,无统一执法服装。目前开展日常巡查、行政处罚、举报投诉的处理工作以及交通运输局交办的疫情防控等临时性工作任务。 长按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