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3-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年1月12日上午,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清华大学教授、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秘书长、国家原副总督学王文湛先生莅临攀枝花,在攀枝花学院礼堂作家庭教育专题报告。王文湛先生的精彩的分享令人深思,受益匪浅,与大家分享共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三次讲话

no.年迎春茶话会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展怎样的变化,我们都注重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人老有所养。

no..12第一届全国五好家庭表彰会

家庭教育涉及内容很多,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

no..9全国教育大会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共同点:

第一:都是教育,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第二:教育的对象都是青少年、儿童。

第三:目的一样:立德树人。

第四:培养目标都是一样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不同点: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阶段的、阶梯式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家庭教育是连续的,打个比方:学校的教育就像是上楼梯,家庭教育像是滚梯。

第二:学校教育主要时间用来传授知识,家庭教育是全面的、多方面的,品德、作风、习惯、文化教育。

第三:老师以上课、讲课为主,家庭教育是多方位的,父母身传言教、耳濡目染,起到家庭的模范作用。

第四:学校教育是集体性的,家庭教育是个性化的、针对性的。

关于家庭教育

目的

家庭教育的目的——立德树人,保教结合,重在养成

立德树人。如何立德?“三个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树人?要教给孩子“六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保教结合。家庭教育担负着双重责任:一是保育,二是教育。在保育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在教育的基础上提升保育。

重在养成。一是教育孩子养成祖国至上、民族至上的思想感情。国内一所著名大学的尖子生硕士毕业后,到美国哈佛大学读博士。在国内大学里参加了我国北斗卫星的研制工作,到美国后,破解了北斗卫星的民用密码,在美国杂志上发表。我国为了研发北斗卫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学生为了蝇头小利,有损民族大义,说低一些是品德不端,说高一些这是叛国行为。所以要从家庭抓起,使孩子树立祖国至上、民族至上的思想感情。二要树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要从小培养孩子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闯红灯、坐车时排队、尊老爱幼等。三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教育孩子既能经得起成功的喜悦,又能经得起失败的教训。苦辣酸甜都有营养,成功与失败都是财富。

意思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教育机构,先有家庭教育,后有学校教育,学生在家庭生活里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学校的时间。小学一年上课天,中学一年上课天,有天放假在家,上课的那天、天里又有一半时间在家庭里。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而且是永恒的老师。班主任每年都换,而家长一辈子不换。父母不仅给予子女生命,而且塑造子女的内心世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一个班主任带四五十个孩子,两个家长带一个孩子。孩子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也是父母。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往往凝聚着一个家庭几代人的期望。把孩子教育好了,家长比什么都高兴。为了子女的教育,父母不惜投入人力财力。

原则

家庭教育的原则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想让孩子做到,首先自己要做到;要求孩子不要做的,父母首先不做。家庭无小事、父母无小节、处处做楷模。

要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成员之间应当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相互关心的、有爱的。

要多一些父教。父亲在家里多尽些责任,没有父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父亲在子女的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引导他们乘风破浪,赋予他们顽强、拼搏、进取,培养良好的品质。

家庭教育要有精神方面的食粮。精神可能比物质更重要。有个老板的孩子过生日,孩子对父亲说:“生日那天能不能陪我逛动物园?”父亲说:“爸爸太忙,送你一个汽车模型行不行?”儿子很不高兴。这位父亲不懂,孩子更需要的是陪伴,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这是物质代替不了的。

家庭教育中要保持一个声音。在孩子面前只能保持一个声音,不同意见可以私下交换。父亲在孩子面前多夸母亲,树立母亲的威信;母亲在孩子面前多夸父亲,树立父亲威信。

责任

父母职责——信心、兴趣、尊重、习惯

第一个词:信心

第一步要教育孩子相信自己会成为一个成功者、担当者。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努力、拼搏、进取奋斗。第三步,成长、成功、成材。

第二个词: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多男孩子喜欢打仗,喜欢兵器;很多女孩子喜欢过家家,喜欢布娃娃。家长要善于观察,及早发现,加以培养,使孩子更快地成长、成才,为国家、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个词:尊重。

家长要尊重孩子、爱护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人格、尊重孩子的情感、尊重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差异。如果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第四个词:习惯。

好的习惯主要是在小学、幼儿园阶段,在家庭里养成的。养成好的习惯非常重要。中国有句谚语:“养成好习惯是一辈子用不完的存款,养成坏习惯是一生中还不起的债务。”

现象

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四重、四轻、四过

现在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四重四轻: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身体,轻心理;重言教,轻身教。

四过: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给子女的压力过大,生活上过分关爱,营养过度。

方法

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有四个“抓起”

一是生活从学会叠被抓起,从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抓起。有调查中小学生长期不叠被子的孩子有70%,我国的中小学生每天参加体力劳动的平均时长是12分钟,韩国的中小学生每天平均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是40分钟,美国的中小学生每天平均参加体力劳动70分钟。二是品德要从孝心抓起。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抓起。三是文明从说话抓起,从礼貌抓起。学会使用“对不起”,“谢谢”,“请”,这六个简单的字。四是做人从小事抓起,从养成良好的习惯抓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

家庭教育的四个“贴近”

贴近自然,珍爱环境;贴近亲人,培养爱心;贴近生活,脚踏实地;贴近书籍,增长才干。

家教的常规的六个“一”

每天一小聚。最好在晚饭前后,大家彼此交谈,甚至一起散步、看看电视,体现家庭的温馨、温暖,让孩子热爱家庭。

每周父母和孩子谈心一次。是谈心不是谈话,谈心是平等的,谈话是上对下。父母和孩子谈心,让孩子汇报这周的一些体会和感想,问孩子有什么要求和建议。父母要认真的听,要看着孩子的眼睛,不要在听孩子说话的同时,自己玩手机或者看电视。父母还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和期望。

每月陪孩子到商店一次。让孩子了解社会,接触生活,增长才干。陪孩子到超市,还可以教会孩子如何选择自己要买的东西。

每季度陪孩子旅游一次。带孩子到郊区,到公园,到科技馆,或者远足等,可以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增强爱国主义情趣。

每学期要和班主任交谈一次。父母主动约班主任交流孩子在学校、家庭的情况,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共同教育孩子,切忌不要在和班主任交流的时候告状,孩子最反感这点,要全面地评价孩子,要以肯定为主,同时也提出一些不足和疑问来跟老师交流。

每年组织一次家庭的party。最好是在节假日或者生日时。party的主人是孩子,家长要当导演,不要包办。家庭party怎么过,由孩子自己来设计,可以摆几盆花,搞几个彩带,准备点零食,甚至吃顿便餐,让孩子约几个小朋友来家里,培养孩子交友的能力,让孩子体会做家庭主人的感觉,树立主人的意识,增强设计活动的能力、交友的能力,千万不要到饭店大吃大喝。

总结

好的教育是父母给子女最好的礼物

“让父母认识到留给子女最好的礼物是什么?不是多少存款多少股票,而是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这是终身受用,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全世界都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十九世纪末叶,英国一位绅士的儿子掉到粪坑里了,被一个农民救上来。绅士掏出大把英镑给农民,农民不要。绅士说:“你既然不要钱,我们定个协议,你把你儿子交给我,我会让他受到好的教育。”农民同意了。签了协议。农民的儿子被绅士带走了。几十年以后,农民的儿子发明了青霉素,获得诺贝尔医学科学奖,这项发明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后来,绅士的儿子得了肺炎,过去肺炎是不治之症,正是用青霉素挽救了绅士的儿子。绅士的儿子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农民的儿子是著名的科学家格莱珉。

这则故事说明两个道理:一是受到良好的教育比金钱更重要,二是人间充满爱。今天你帮助我,明天我帮助你。所以要使父母认识到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什么?是好的教育!

学校教育的重大改革

教育学生准确地应用文字,培养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力量,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语文教育是教育的基础。

第一,培养学生学习、使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第二,进行思想教育,语文的思想教育任务不亚于政治;

第三,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的知识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第四,语文是进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改革一

语文、历史、道德率先统一教材

王文湛表示,现在中国的中小学教材,是解放后第八套教材,第八套教材涉及两个概念,一是三类教材、三级管理,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方教材,国家管理、地方管理、校方管理。第二个改革是一纲多本,根据国家制定的课标,鼓励地方单位个人编教材,经审定通过以后投向市场,各地各校自由选用。现在我们小学审定过的教材是12套,初中是8套,高中也8套。

国家教材委员会决定,强化语文、历史、道德和法制三科,这三科的教材统编统审统用,国家统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用一本教材。

今年9月1日起,小学一年级、七年级开始用新教材,年由一年级到高三全部用新教材。

改革二

今年小学一年级新教材的语文有三大改革:

第一改革,?过去小学一年级是先拼音后识字再课文,现在改变成先识字,再拼音,再课文,识字和拼音调了,孩子先有字的概念然后再拼音。

?

第二改革,增加古诗词,现在的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69篇,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明年高考要对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

第三改革,增加阅读,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阅读是语文的基础,阅读的能力培养不亚于语文课。前不久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小学欠下的“阅读账”迟早是要还的》,现在我们中学生的阅读量对比美国的阅读量,是美国的1/5,今后要增加阅读。小学生在家长、老师的陪伴下阅读,中学生阅读名著名篇,今后基础教育难度要降低,广度要增加,这就要通过阅读来解决,把作业由单纯做习题改为阅读加习题,通过阅读学到更多知识。

改革三

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

王文湛表示,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一共上课节课,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一共上课节课,语文是第一大科,占总课时的21%以上。中小学一共上了20门课,语文占1/5的课时还要多,语文是工具科,是母语,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前提。

“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因为要考两次,数学降低难度,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语文主要在作文。”

语文在基础教育、中高考第一重要!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改革五

为了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教育部决定语文课要增加写字课,毛笔字,现在小学都开了写字课。当然问题也存在,缺乏老师,今后高等师范院校也要开毛笔字。其次增加戏剧,增加古诗词,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有一个委员建议,今后高考的数学试卷由目前的两千个汉字增加到五千个汉字,这是委员们的建议,能不能最后采纳还要求证。

语文学习关键在积累

语文学科并不像数学学科,有明确的知识点和精准的得分点。也不像英语学科,重点考察语法与词汇量。

中文作为母语,孩子们有着天生的语境,所以语文着重考察的就是学生的理解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尤为重要的是,语文的文章理解力要靠长期阅读积累,而书面表达能力要靠长期写作积累。对于语文学科,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

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所以说,得语文者得高考。

不光是考试,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语文依然在覆盖一切,穿透一切。我们的日常表达和交流,全都需要通过语文,因此,一个人语文的水准,不仅关乎其高考的成败,而且关乎其一生的安身立命。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偏方方法
广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