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因工业而建,因工业而兴。攀枝花的三线建设,不但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有力推动了西部的经济发展。它不仅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工业遗产资源,还蕴含着意义深刻的三线精神。如今,这些历史遗存和三线精神成为了攀枝花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源。 攀枝花的别样魅力 ——红色旅游 怎么玩?小编告诉你! 攀枝花市主要红色旅游点位介绍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石磊/摄影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位于攀枝花市花城新区干坝塘村,占地面积59亩,建筑总面积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4亿元。博物馆是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的三线主题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全国13个省区三线建设的历史面貌。 王东/摄影 博物馆展陈内容由全国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党中央的决策发动、十三省区三线建设的展开情况、三线建设推动发展的中西部城市和重点项目等组成。收集文物、文献史料1万余件(套),图片2万余张,口述历史视频人,多分钟,收集了其他三线建设时期视频资料多分钟。 博物馆是四川省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和统一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博物馆的建成,既反映了三线建设历史的全貌,宣传纪念了三线建设的巨大成就,又弘扬了三线建设的伟大精神,更充分展示了攀枝花形象,成为了攀枝花最亮丽的一张文化名片。 大田会议遗址 年,中央决定把攀枝花列为西南“三线建设”重点,开发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并派出由中央13个部委和西南三省负责同志以及多名专家组成的联合考察组,深入攀枝花地区考察。 当时考察组进驻大田镇,将拉姑林业局办公楼群作为办公场所和宿舍。年9月9日,一个制定攀枝花建设总体规划和选定弄弄坪为厂址的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这就是著名的大田会议。冶金、地质、铁道、交通、邮电、粮食等十个中央部委领导和云贵川三省有关负责人以及专家共余人参会。 9月11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攀枝花为中心的建设筹建领导小组,大田会议旧址成了领导小组的指挥中心,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和初步规划方案就是在这里提出来的。 如今,距离大田会议召开已过去50余年,大田镇的一条水泥街道已经延伸到公路边,而大田会议旧址已成为攀枝花市武警教导队所在地,是攀枝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攀枝花市对旧址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维修整治,增设了资料室、文印室、学习室等,还原了大田会议召开现场,成为人们了解攀枝花建设历史和旅游观光目的地。 十三栋遗址 十三栋是攀枝花开发建设的早期建筑之一,承载了攀枝花人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 年,为了让三线建设者进得来,住得下,云南省建设公司奉命在大渡口北边山坡上修建一批“干打垒”房屋,总建筑面积10平方米,当时俗称“万米招待所”(后又称“万人招待所”),年4月全部竣工。这批房屋共有16幢,均以青砖为柱,黄土为墙,小青瓦为屋面。其中被正式确定为接待中央领导之用的一楼一底青砖瓦房,依序列第十三,“十三栋”由此得名。 这里接待过邓小平、胡耀邦、贺龙、彭德怀、郭沫若、方毅等中央领导同志。年,十三栋被命名为攀枝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开辟为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年7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园 纪念园于年建成,占地3万余平方米,以奇石碑林和雕塑为表现形式,以“开拓、创业、移民”为文化内涵,由英雄纪念碑、奇石碑林、园雕“信箱”、攀枝花开发建设大事纪碑4部分组成,是攀枝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象牙微雕钢城”—攀钢 王东/摄影 位于攀枝花市东区弄弄坪,始建于年。年出铁,年出钢,年出钢材,结束了我国西部没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历史。当时,攀钢建设者自力更生,以巧夺天工的创造力,在那一块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不到1公里的山坡上,在不毛之地上建成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吨钢占地面积最小的钢铁联合企业,因此被世人誉为“象牙微雕钢城”。 攀钢工业体验线路 王东/摄影 该线路以攀钢钢铁冶炼工艺为脉络、以攀钢各个时期的标志性工程为基础,展示了攀钢40年艰苦卓越的建设史和现代化生产过程。该线路精心选择了兰尖铁矿、炼铁厂4号高炉、炼钢厂板坯连铸、热轧轧制线、轨梁万能生产线、冷轧厂2号热镀锌铝生产线和攀钢文化广场等七个参观点,向游客展示了攀钢40年坚苦卓越的建设史和现代化生产过程。 渡口记忆街区 “渡口记忆”电影院效果图 “渡口记忆”三线建设文化特色街“渡口记忆”特色街位于东区大渡口街,全长约一公里,占地面积.5亩,始建于年。这条街道见证了“三线建设”的历史风云,是攀枝花开发建设时期的政治、商贸、金融、信息、文化中心。十三栋、老电影院、老邮电局、新华书店等建筑成为攀枝花开发建设和三线建设的岁月烙印。 二滩水电站 王东/摄影 位于攀枝花市境内,拥有世界第三、中国第一高的双曲拱坝、亚洲最大的地下厂房洞室群、装机万千瓦,是20世纪全面建成的国内最大水电站。电站建成后留下了大量的旅游景点供游人参观游览,年10月获得了国家旅游局颁发的“二滩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 兰尖铁矿观景台 兰尖铁矿是我国十大露天矿山之一、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露天铁矿。由兰家火山和尖包包(简称尖山)两个矿区组成。 王东/摄影 观景台于年12月,在海拔米的兰家火山山顶“垭口”修建。在此可远眺市区、攀钢弄弄坪厂区和四周群山。仰望那泛着金属般黑色光泽的敞开着胸怀的矿山,总能让人感到一种刚毅不摧的浩然之气。年3月,兰尖铁矿观景台被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成为攀枝花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工业旅游线上的第一站。 推荐线路: 攀枝花市主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1 “体验三线红色文化●感受激情燃烧岁月”4日游攀枝花市区--攀枝花英雄纪念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攀钢工业线--三线博物馆--渡口记忆街 2 攀枝花三线文化之旅4日游攀枝花市区--三线博物馆--大田会议遗址—世外榴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攀钢工业线—二滩水电站--渡口记忆街 3 “攀枝花三线建设文化之旅”4日游攀枝花市区--三线博物馆--大田会议遗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攀钢工业线--二滩水电站-–芒果园采摘--渡口记忆街 4 “游阳光花城铸三线精神”4日游花舞人间景区--三线博物馆--普达国际康养度假区--苴却砚博物馆--兰尖铁矿观景台--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攀钢工业线 5 攀西红色文化之旅5日游攀枝花三线博物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攀钢工业线—渡口记忆街--兰尖铁矿观景台--红色长征纪念馆--彝海结盟纪念碑卫星发射基地--西昌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6 攀西红色文化之旅5日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攀钢工业线—红色长征纪念馆--彝海结盟纪念碑--卫星发射基地--西昌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米易滨河公园—十三栋--渡口记忆街—三线博物馆 来源《攀枝花新闻网》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