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咱们攀枝花有七个旅游民俗古村落 正在进行打造 古德村建设效果图 联合村新龙社建设效果图 年,我市将古德村、联合村新龙社、中心村、迤沙拉村、金家村、新山村、田坝村等7个古村落确定为旅游民俗古村落,并出台了《攀枝花市旅游民俗古村落验收标准说明》,进一步明确旅游民俗古村落建设任务。 按照《攀枝花市旅游民俗古村落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年10月初—12月底,由市政府组织旅游专家及市级相关部门(单位)组成专家评审验收组,按照相关指标和评分细则对各旅游民俗古村落建设工作进行验收。目前各个古村落建设情况如何? 小编从市旅游局了解到了 建设的最新进展! 旅游民俗古村落建设工作进展(年3月) 相信不久之后 这些华丽转身的古村落 就将和大家见面啦! 一起来期待吧! 最后,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 这几座旅游民俗古村落吧! 1 金沙遗珠——金家村 金家村位于西区格里坪镇,辖居民户人,紧邻省道,金竹路贯穿全境。村内居住傈僳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建有傈僳非物质文化传习地,享有“金沙遗珠”的美誉。保留着晚清民居余幢,其簸箕宴、火烧粑粑等特色美食以及火把节、赶山节等传统节日丰富多彩,石老虎、阎王村等民间故事广为流传;现有半边街遗址、原始地下溶洞等神秘景观;目前,金家村正在实施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深度挖掘苏铁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苏铁文化园,塑造“苏铁”文化旅游品牌。 2 天下彝家第一寨——迤沙拉村 王东 摄影 迤沙拉村地处仁和区平地镇东南端,距镇政府8公里,全村7个村民小组户人,彝族占96%,其中一、二、三、四组(即项目区)为迤沙拉村的核心区,共户人,位于“遇见仁和”生态旅游自驾线路节点中。素有“天下彝家第一寨”美誉,自明清以来,俚濮彝族世代定居于此,是从川入滇的交通要冲,保留了川滇交界的多样民族风情和古驿道文化。年11月,迤沙拉村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正式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有全羊汤、坨坨肉、蘸水老豆腐、甘生、烤全羊、烤山鸡、山猪洋芋合成酥、冬菜腊骨炖土鸡、俚濮酸羊肉、山珍腊肉、面糊酸菜肉,手抓洋芋、金豆汤、苦荞粑粑、包谷饭等特色饮食;苴却砚是当地一大特色旅游商品;有火把节等传统民俗节日。 3 莲乡布德文化村——中心村 图片来自这里仁和 中心村位于仁和区布德镇,辖户人。位于大香格里拉文化与生态旅游线节点中。距丽攀高速新庄出入口17公里,省道线、巴关河流域纵贯全境。村内莲藕种植历史悠久,形成了独居特色的莲藕种植文化,并培育出辨识度极高的罗汉藕。有布德黄焖鸡、藕田鱼、藕田虾、莲藕宴等是为当地特色美食。 4 傈僳祖居圣地——新山村 新山村是米易县唯一的傈僳族聚居村,距离县城24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户人,其中傈僳族人,占92.01%。位于“体验傈僳风情,畅游枇杷水乡”民俗体验旅游线路节点中。傈僳文化特色明显,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斑鸠吃水、约德节、刺绣技艺与织布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传6项(斑鸠吃水、约德节、刺绣技艺、织布技艺、傈僳族拜神树仪式与葫芦笙);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谷子的传说、葫芦笙、叶哨、接亲调、老调子、斑鸠吃水、跌脚舞、丰收舞、薅秧舞、刺绣、织布、取蜂毒与熬毒技术、端午节小补药文化、约德节、拜神树仪式、丧葬风俗以及婚礼风俗)。年被中国傈僳学研究会授予“傈僳族祖居圣地”称号。此外,还拥有年羹尧“古行辕遗址”“三国古寨”“毛主席问道石”等历史文化遗迹。 5 特色闻名老街—田坝村 白马镇田坝回族村传统文化村落位于挂榜高速出口,居于田坝回族村中心地带,涵盖田坝五社。全社共有79户,人,其中95%为回族居民,是攀枝花最大的穆斯林聚集地。因其悠久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底蕴,和留存较好的民居宅院,年3月24日被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列入第三批四川省传统村落名录(川建村镇发〔〕号)。 6 纳西聚居村落—古德村 格萨拉杨彦 摄影 古德村是攀枝花市唯一的纳西族聚居村。属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距离县城公里、市区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户人,全村有纳西族人、彝族人、汉族人、普米族5人、傈僳族2人。位于二滩—泸沽湖旅游线路的中节点位置,省道线穿过稗子田、剥树两个村民小组,是到达泸沽湖和盐源的必经之地,也是通往格萨拉4A级景区的南向门户。村内文化遗存历史悠远,拥有独特的纳西山歌和纳西舞蹈“节措”和“失措”;节日众彩纷呈,如祭天节、新年、火把节、七月半、“抢婚”节等;特色美食独具风格,有猪膘肉、火麻油茶、火麻粥、米皮、猪血米灌肠、燕麦酒、香酥核桃米、纳西烤肉等;村风村貌古朴典雅,民居建筑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多种形式,其中建筑上的门窗、牌楼上有精工细雕的图案,显示了纳西民族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情趣。 7 红彝嘀脚舞之村——联合村新龙社 盐边县和爱乡 联合村位于盐边县和爱乡,辖民居99户人,均是红彝(彝族支系),由南京印天府于民国初年开始迁入,距今约年。距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程家墓群”2公里。其传统的红彝族嘀脚舞、手工缝制传统服饰等民俗文化流传至今,年“红彝族嘀脚舞”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房均呈四合院落,房顶由青瓦覆盖,房脊梁用青筒瓦扣做,房顶四周均有扣瓦做翘头,现有90余户保存完好。 综合攀枝花市旅游局、攀枝花发布 编辑:胡德梅 曾经有一个超帅的白癜风如何治疗北京中药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