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攀枝花某个地方的美食,以其生态自然的食材本色出演,或重或淡到极致的口味,从成都一直火到了北京,笼络了首都人民的味蕾!这个地方是↓↓ 盐边 每到冬季,被攀枝花人习惯地称作“老盐边”的盐边北部地区,上空就开始飘起美食的香味。所谓美食,你以为只能是高大上的珍馐? NO!它也有可能是风味独特、做法简单的农家小菜! 盐边北部地阔山高,彝、苗、傈僳等少数民族杂居,在饮食风格上便形成了相融的大统一,只在细微处有小变化,尤其是冬季,荤素,浓淡互补,肉蔬分离。 (这个不用小微介绍吧,最出名的油底肉是也!) (特色香肠) 冬季,盐边北部山区的土山羊、黑毛猪、林下山鸡,提供了大量原生态的食材,加上房前屋后零星挂在枝头的青花椒(已变红)、小米辣等作料,烹调出来的菜肴总带着一种清新、开胃的山味。 (坨坨鸡) (坨坨牛肉) 无论是炖鸡、煮肉,“老盐边”的山民绝对不会在汤里混进素菜,而是肉蔬分离,即便是下油的盐根酸菜,也绝不会放进炖老腊肉的汤里,所以任何一个盐边北部的餐桌上,素菜清汤,肉片厚实、宽大,香味浓郁。 盐边北部饮食,渗透着绝妙的浓淡智慧,荤和素的相遇,是通过佐料碗来融合的,佐料碗的品种有很多,蘸烫皮羊的、蘸时鲜蔬菜的、蘸腊肉的,各不相同,但是青花椒、小米辣是必不可少的调味上品,而这样的上品随时都可以在房前屋后获得。 (鲜花椒) (小米辣) 在“老盐边”,即便是再简单的作料组合,也能让你感觉到沁人心脾滋味…… 这个周末,去盐边北部吃一顿肉蔬分离的大餐!采写︱攀枝花日报记者梁波 编辑︱李坷静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