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现场工作推进会后,全市法院强化人民法庭建设,提升基层人民法院司法水平,更好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人民法庭规范化运行,全面展示全市人民法庭工作特色,创建人民法庭知名品牌。按照《关于开展全市人民法庭“一庭一特色一庭一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法院及各人民法庭立足自身区域特点,深入挖掘自身优势,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制定出不少各具特色的人民法庭品牌建设方案。 一庭一特色一庭一品牌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法院 东区人民法院大渡口法庭立足家事审判,围绕“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党小组,以党建工作促法庭品牌建设。 银江法庭根据辖区既有工业区又有农业区的地域特点,既有居民又有村民的人员构成特点,及物业纠纷占比大的特点,与当地乡镇和街道搭建起“以法庭为主阵地、以专项治理为抓手、以法治宣传为辐射”的诉源治理格局;联合街道、镇、村、社区探索建立调解室群,形成案件调解、送达在调解室,文书制作在云端的“速调速结”模式,建立就近一站式纠纷化解体系。 一庭一特色一庭一品牌 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法院 西区法院格里坪法庭持续深化“三说会堂”诉源治理特色品牌建设工作,将“三说会堂”诉源治理特色品牌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在周边乡镇全面运行“三说会堂”纠纷多元化解模式,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形成西区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经验。 一庭一特色一庭一品牌 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法院 仁和区法院金江法庭开展“绿色法庭”品牌创建工作,打造良好法治生态环境,倡导成本低、效率高、社会效益好的绿色司法原则,以法庭司法的生动实践构建法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同德法庭打造“全方位家事审判”品牌,设立专业家事审判团队,科学规划家事审判场所,推行新家事审判理念,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法院牵头、各方参与”的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大田法庭深入开展“无讼社区”创建工作,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夯实“无讼”建设基础;主动预防和排查矛盾纠纷,延伸“无讼”建设触角;加强非诉调解指导,筑牢“无讼”建设防线;完善诉非衔接机制,促进“无讼”建设对接;深入开展巡回审判,扩大“无讼”建设成效。 仁和法庭将创建“仁仁”特色审判团队品牌,用好小额诉讼程序,达到简案快审目标。 一庭一特色一庭一品牌 米易县人民法院 米易县法院攀莲法庭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积极开展多元化纠纷化解工作,探索建立具有米易山区特色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模式。 白马法庭构建以“服务生态旅游发展为中心,‘网络化管理和网络化服务’为两翼,‘司法服务、生态保护、多元化解’为三平台”的“1+2+3”阳光康养司法服务新模式,为当事人提供线上+线下的便捷司法服务。 撒莲法庭在偏远集镇设立“巡回办案点”,每月逢1、11、21日必下乡办案;在工业园区设“在线调解+司法确认”工作室,利用“云上法庭”远程视频连线进行线上司法确认,实现当事人零跑腿解决纠纷。 普威法庭立足民族乡镇实际,着力打造以“倡导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为特色品牌的少数民族地区法庭,探索人民法庭参与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新模式、新思路。 一庭一特色一庭一品牌 盐边县人民法院 盐边县法院渔门法庭重点打造家事审判渔门模式品牌,通过“石榴籽”调解工作室,聘请“石榴籽”调解员,建立健全石榴籽调解员规章制度,为扎实推进一站式多元化解家事纠纷奠定基础。 红格法庭着力打造“枫桥式”法庭品牌建设,建设“走访+回访”制度,深入了解辖区企业和群众司法需求;搭建“五长息诉”调解模式平台,建立人民法庭为平台,人民调解员为支撑,“五长”为补充的新型乡村治理机制;开设“午间法庭”“田间法庭”“网上法庭”,打造便民司法服务,助推“无诉乡村”建设扎实开展。 永兴法庭聚力开展就地快速化解矛盾纠纷品牌建设,在各村社确立信息联络员,制作纠纷处理明白卡,建立诉讼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将矛盾纠纷快速处理,就地化解。 全市法院和各人民法庭将全面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充分汲收《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选编》中的先进经验,坚持“三个服务”“三个便于”“三个面向”的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原则,围绕不断发掘人民法庭特色工作,持续培育人民法庭特色品牌,继续强化已有特色亮点法庭品牌打造的工作目标,深入持续开展人民法庭“一庭一特色一庭一品牌”建设工作,争创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人民法庭品牌。 原标题:《攀枝花全市法院积极谋划人民法庭“一庭一特色一庭一品牌”建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