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贵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92727.html

普通话中的“你要做什么?”,在东北话中是“干啥”,在四川话中是“搞哪样”。而有一个地方的人却结合两种方言,说的是“干哪样”,这个地方就是四川省攀枝花市。

攀枝花是全国唯一用花名命名的城市,当地人说的话混合西南方言和东北口音,是四川方言里的一朵奇葩。能开出这么一朵花的原因,得从这座城市是怎么来讲起。

攀枝花,也就是木棉花

攀枝花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仅仅比深圳大十来岁。年前,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7户人家和1棵树。树上开着火红的攀枝花,人们喜欢它怒放的生命,于是给这地方取名“攀枝花”。

上世纪50年代,地质学家在这里发现大铁矿,原本默默无闻的偏远村庄,突然获得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发展严重不平衡:工业70%在沿海,只有30%在内地。

为改变这一局面,加上当时国际局势带来的战备需要,国家下决心进行“三线建设”,把工厂从沿海一线,分散到内陆大山里。

攀枝花市位于云南和四川交界,曾用名“渡口市”,直到70年代改名为攀枝花市。

攀枝花是我国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在这一片平方公里,不足国土面积1/的土地上,包括全国两成的铁、世界储量第一的钛和世界第三的钒。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让攀枝花得到了共和国的厚爱。

年5月,安静荒芜的村庄,突然间沸腾起来。一句“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吸引十多万的年轻人、工人和知识分子。他们背起行囊离开家,来到地无一里平的金沙江畔,建设大型钢铁基地。

满载热血青年的大卡车,一辆辆开进攀枝花。迎接这批青年移民的,除了崇山峻岭,还有日以继夜的艰苦。

年,10万青年人进山安营扎寨。他们住席棚子,喝泥巴水,条件十分艰苦。当时一个17岁的云南姑娘,最大的希望就是吃上一碗干净的白米饭。

那一年,他们制造了一声巨响,将山坡炸开,推平成4个台阶,硬是在2.5平方公里的狭窄空间,“放下”原需9平方公里的攀钢。

那块坡地,昵称“弄弄坪”,据说是取“弄弄就平了”的意思。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得轻描淡写,攀枝花初代建设者的霸气,可见一斑。

年出铁,年出钢,年出钢材,在深山峡谷中,在全国同类钢铁企业中,这种神速都是从没有过的。

青年们的Flag没有倒下,攀枝花的建设也就迈开了脚步。

攀钢集团

如果你能在50年前去一趟攀枝花,就会得到这样神奇的体验:坐公交时乘务员用天津口音报站;去政府部门办事听到一口京片子;在路边吃面,老板给你浇上巨辣的臊子;傍晚6点下班,成群的东北人从厂里涌出来。

年至年期间,数十万移民从全国28个地方来到这里,扑在攀枝花特区的建设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钢铁给攀枝花带来辉煌。当时攀钢工人的身份,约等于生活无忧的社会精英。但同时钢铁也让攀枝花人尝到了苦涩。90年代,钢铁价格一路下滑,当时白菜2元1斤,而钢铁却只卖8毛1斤,产能过剩逼着中国西部最大的钢铁厂转型。这时候,攀钢人抓住国家高铁发展的时机,将重新腾飞的机会押在了高铁钢轨上。百米钢轨生产线,全世界仅有3家企业能有这样的规模的生产线。一列高铁每小时公里速度前进,如果轨道上有两根头发丝直径的凸起,轨道和车轮产生的冲击力,将达到7吨,这个力量对于高速行驶的列车,绝对是个灾难。高铁百米钢轨的表面误差必须在0.2毫米内,这道世界性难题被攀钢攻克了。目前攀枝花承包了全国2/3的高铁百米钢轨,每一天可为中国高铁提供5万米长的钢轨。文源:那一座城-END-想看更多的花城美食、新鲜事添加“攀枝花潮生活”带你了解花城新鲜生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