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线索发“现金红包”,点击领取。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报告摘要(三)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完善丽江跨越式发展的新布局 回顾发展历程,丽江先后经历了三次跨越发展,第一次跨越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丽江各族人民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封建半封建社会直接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第二次跨越是改革开放以后,丽江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温饱不足到基本解决温饱的历史性转变;第三次跨越是年“2·3”大地震以后,丽江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旅游业快速崛起,丽江从一个欠发达的偏远边陲之地发展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为新时代丽江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不能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使命和新要求,面对地区之间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面对我市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短板弱项,面对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我们已经落伍、不进则退,我们别无选择、退无可退。如果因为丽江发展慢而拖了全国、全省的后腿,我们就会犯下历史性错误,成为历史的罪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发展信心,迅速行动起来,把全部心思和精力聚焦到加快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上来。我们只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才能攻坚克难,实现破茧成蝶;我们只有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才能补齐短板,实现后发赶超;我们只有对标一流、争先进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才能跟上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 推动跨越式发展,必须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指引。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引我们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行动指南。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作了重要讲话,着眼于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战略布局,为云南确定了高远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当前,我们正与全国全省人民一起迈进新时代、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以新理念新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推动跨越式发展。 推动跨越式发展,必须把战略机遇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当前,丽江正处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和加快发展的黄金期,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推进,随着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随着我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推进,为丽江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机遇稍纵即逝,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我们再也不能见事迟、反应慢、坐失良机,再也不能守株待兔、等着天上掉馅饼,必须抢抓机遇、善用政策,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丽江跨越式发展。 推动跨越式发展,必须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优势。当前,丽江已经具备支撑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农业方面,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产业,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13年增收,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工业方面,通过延长水电产业链,大力发展清洁载能和大数据产业,新型工业化迈出了坚实步伐;生态文化旅游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经过近30年的积累发展,打造的旅游品牌是无价之宝;交通方面,正在形成东出攀枝花进成渝,西进怒江出缅甸,北上迪庆、甘孜进藏区腹地,南下大理接滇中,高速公路、高铁和航空并举的立体交通大格局;创新方面,丽江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争取政策支持、创新发展,实现赶超跨越集聚了强大势能。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主动作为、创新突破,强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丽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就完全可以变为现实。 推动跨越式发展,必须把改革开放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增动力,开放添活力。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表明,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始终是破解发展难题、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制胜之举。近年来,随着一个个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一项项全方位对外开放举措取得明显成效,一份份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密集出台,正逐渐汇集成推动丽江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能。当前,改革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期、深水期,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我们必须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政治勇气和更高的政治智慧,坚定不移凝聚改革共识、增强开放活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用发展的办法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以开放的举措突破开放的瓶颈,以市场的手段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善用深化改革开放的法宝推动丽江跨越式发展。 推动跨越式发展,必须把传统发展模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加快发展是历届市委、市政府的不懈追求,是全市各族人民的期盼。面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市情,面对已经落下的课程,我们肩负着高速度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别人走一步就能完成的,我们需要走两步,既要解决数量问题,又要解决质量问题;既要抓工业化,又要抓后工业化;既要抓脱贫攻坚,又要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破解这一系列发展难题,我们绕不开、也躲不过,必须三步并作两步走,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高速度发展为支撑,争当跨越式发展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推动丽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梦想就一定能变为现实。 到年,丽江的发展目标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实现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消除,经济发展全面提速,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优势全面彰显,高质量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丽江打造成国际一流特色城镇、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展示窗口。 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紧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坚持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为总抓手,坚持以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坚持生态立市、旅游强市、文化活市、人才兴市、依法治市,抓班子、带队伍、强组织,抓投资、上项目,强企业、壮产业,惠民生、促和谐,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全力推动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及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努力开创丽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本台综合) 尹钟瑞:解读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为做好年各项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中共丽江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是我市政治经济生活当中的一次盛会,此次会议对我市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帮助,其中又有一些什么样的亮点呢?让我们来听听市委党校的尹钟瑞教授是如何解读的。 尹钟瑞教授认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摆在我们面前,怎么样在开局之年,起好步、开好局?丽江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做了很好的安排,为做好年的各项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丽江市委党校副教授尹钟瑞:“会议的成果体现在市委崔茂虎书记的报告、市长郑艺的讲话和丽江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丽江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提高党政机关执行力的规定等文件上。这展示了丽江市委带领人民推动丽江跨越发展的全新‘样子’。” 尹教授告诉记者,根据他的理解,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习近平考察云南讲话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丽江今年的工作做了系统安排。 丽江市委党校副教授尹钟瑞:“我的理解是在经济上继续拓展有效发展的路子针对丽江经济体量小发展慢要在强内力、借外力上下功夫要在调结构、补短板上发力在政治建设上要继续推进完善民主进步的架子强化和细化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要求的落实在文化建设上广播文明的种子强化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措施在社会建设上厚植和谐的底子围绕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民生做了具体安排在生态建设留下美丽的影子让秀美山川一代代传承下去在党的建设上树立了从严治党鲜明尺子。”(记者:李浩) 来源:《丽江新闻》 责编:陈敏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出品 平台编辑/杨靖雷凤娇林彤主编/东巴夫 终审/闵文新杨国钧和红军总监制/段成坤 商务/王晨李群英付学琴 运营/和丽飞监制/余金山和晓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