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的“互联网+”正如火如荼,“旅游+”也来了!原来搞旅游还能有这么多“名堂”,模式丰富啊! (1)打造“旅游+农业”模式。 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游,积极打造大田国际石榴节、芒果节等国内著名节庆品牌,推进农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拓展农业旅游市场空间,目前,已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AA级景区5个,特色采摘园20余个。 (2)打造“旅游+制造业”模式。 精心引导工业旅游,发展以参观制造流程、体验制作过程为特色的工业旅游,形成以罗氏三兄弟苴却砚加工厂等企业为代表的工业旅游企业。 (3)打造“旅游+文化”模式。 着力发展民俗文化风情旅游,重点打造千年彝村迤沙拉等旅游新亮点,结合彝族火把节、傈僳族吆山节等传统节会活动,举办迤沙拉谈经古乐等非遗传承展演活动。 (4)打造“旅游+康养”模式。 积极建设乡村酒店、星级农家乐,提高冬季入境游接待能力与品质,规范全区餐饮行业管理,确保“候鸟”游客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攀枝花公众信息网) 今日编辑:赵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