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 大家玩得开心吗? 小编迫不及待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 前天,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参观人数超过人, 累计游客参观量首次突破百万人次! 已经“火”到央视啦~! 昨天(4月6日)下午,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发了由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采制的报道《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戳视频看详情~ ▼ 清明小长假期间,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参观人数激增,迎来红色旅游热。清明节当天,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参观人数超过人,这一天该博物馆累计游客参观量也突破百万人次大关。 博物馆在清明节当天推出了三线建设亲历者向游客“讲述历史、缅怀先烈”等系列红色旅游项目,三线建设者们和青年学生共同参观博物馆,一起追忆历史、缅怀先烈、寄托哀思。老一辈建设者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游客讲述了攀枝花开发建设的辉煌历程。 三线建设者杨桂兰:我来的时候17岁不到,我们住的是席棚、吃的喝的是河沟水,吃的是南瓜汤干帮菜,生活条件确实是非常艰苦,那个时候就是先生产后生活,先要把这个生产搞上去了,然后我们才来讲生活条件。 三线建设时期的文物无声地倾诉着建设者无私奉献的英雄业绩,真实还原出三线建设的历史风貌。攀枝花开发建设者口述历史,融情入境,让每一个参观者对“三线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游客伍川:听过老一辈人讲述当年建设攀枝花的情景,对三线建设也有所了解。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把三线建设的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去,继承和发扬三线建设不怕吃苦、拼搏进取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于年挂牌,是中国第一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馆内包含一万余件文物,以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党中央的决策发动、三线建设等7个主题,全面反映全国13个省市区三线建设时期的历史面貌。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热潮的兴起,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访问量也是逐渐攀升,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来感受这段历史和文化。 延伸阅读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原名“四川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花城新区干坝塘村,占地面积59亩,建筑总面积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4亿元。博物馆是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的三线主题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全国13个省区三线建设的历史面貌。 石磊/摄影 博物馆展陈内容由全国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党中央的决策发动、十三省区三线建设的展开情况、三线建设推动发展的中西部城市和重点项目、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攀枝花的开发建设、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和成就、三线建设的精神传承七大部分组成。收集文物、文献史料1万余件(套),图片2万余张,口述历史视频人,多分钟,收集了其他三线建设时期视频资料多分钟。 王东/摄影 博物馆是四川省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和统一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博物馆的建成,既反映了三线建设历史的全貌,宣传纪念了三线建设的巨大成就,又弘扬了三线建设的伟大精神,更充分展示了攀枝花形象,成为了攀枝花最亮丽的一张文化名片。 今年3月28日,“三线建设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学术交流会在攀枝花市举行。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朱佳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授予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为“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论坛基地”、“中国三线建设研究基地”。 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论坛基地▲刘家成 摄影 中国三线建设研究基地▲刘家成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