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6-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国家使命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攀枝花改革发展系列综述之二

目前,攀钢钢轨已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家落户”,为国家战略贡献着“攀枝花力量”。(王东摄)

金秋,蕴含收获的喜悦,跃动梦想的旋律。

  10月13日,一组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提振人心:1至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51.7亿元,同比增长1.8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倍,居全省第三。

  这样的成绩单,在外界看来是一次逆袭。但对于攀枝花人来说,并不意外。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把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市委书记李建勤一语道尽攀枝花发展之要。

摄影/王东

  既有立足全局的战略思维,更有实际推进的重要抓手。做好“钒钛”这篇文章,李建勤在审视、梳理、远瞻攀枝花钒钛产业现状、未来的基础上,提出“建强一个部省市共建、产学研协同的国家钒钛重点实验室,建成一个具有标准主导权的国家钒钛质检中心,建设一个聚集全国钒钛交易资源的国家钒钛交易所,建实一个‘高’‘新’特色鲜明的国家钒钛高新区,建好一批有实力的钒钛企业”的“五个一工程”,以此把攀枝花建成中国钒钛之都。自此,中国钒钛之都让人更加“看得见、摸得着”了,我们也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更可期的明天。

  这是一次“继承”与“创新”:既是继承历届市委肩负的国家使命——开发利用好钒、钛这两种战略资源,又是对新的发展阶段的再认识,对发展思路的再创新,对发展措施的再细化。

  这又是一场艰辛持久的攻坚战,其难度和意义都不亚于攀枝花发展历程中的任何一次战役。从被动转型到高度自觉的转型,从表层的局部转型到深度的全面转型,攀枝花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城市转型、产业升级。

1

抓实“五个一工程”,筑牢实现国家战略的基石

工业,城市经济的“命脉”,经济发展的“脊梁”

摄影/王东

攀枝花这座因国家战略而生的英雄城市,曾创造出“七个奇迹”和诸多“全省第一”,“象牙微雕”攀钢、世纪丰碑二滩水电站享誉世界。在新一轮发展的大棋盘上,面对着老百姓的殷殷期盼,攀枝花如何决策、如何作为,考验着为政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

摄影/周良

 “攀枝花的比较优势是地下的钒钛和天上的太阳。攀枝花拥有探明储量世界第一的钛和世界第三的钒。”李建勤洞悉攀枝花的潜力和竞争力。

  开发利用好钒、钛两种战略资源,既是攀枝花发展所需,更是国家使命。钒——“现代工业的味精”,是发展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钛——“第三金属”,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海洋工程等领域。在钒钛及含钒钛合金钢开发利用方面,攀钢曾以不到5%的资产、不到1万吨的钒产量,创造出与万吨钢利润媲美的效益。“钢铁成就了攀枝花,钒钛将再造一个攀枝花。”与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钢铁相比,鞍钢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余自甦更“器重”钒钛。

摄影/王东

  工业强市,是人心所向;加快崛起,乃大势所趋。打造“五个一工程”,建实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一个个产业的兴起、一个个企业的重生,攀枝花工业有了新的希望,经济发展有了新的活力。1至8月,全市前十强工业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产业产值增长达两位数,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2

延续创新基因,

在“一带一路”展现攀枝花力量

王东/摄影

今年,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蒙内铁路正式通车。这条铁路上铺设的钢轨,三分之一以上来自攀钢,共有1万多吨。目前,攀钢钢轨已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家落户”,为国家战略贡献着“攀枝花力量”。

  更振奋人心的是,今年以来,攀钢连续8个月盈利,终结了年至间连续6年亏损的局面,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创新是事物发展不竭的动力,攀钢钢轨“出海之路”更是如此。作为特殊用钢,钢轨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业内对钢轨质量要求近乎苛刻。40多年来,攀钢本着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原则,自主开发出全球独一无二的含钒钢轨,以特有的柔韧性、耐磨性和服役时间长等优点处于行业领先,为攀钢成为世界顶级钢轨制造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3月,李建勤前往攀钢调研,对企业发展寄予厚望:“没有攀钢,就没有攀枝花;攀钢好,攀枝花就更好。”他鼓励攀钢要在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城市转型发展上下硬功夫,做好钒钛、康养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使攀钢成为攀枝花市转型发展的引领者、排头兵。

  市委的殷切期望,是攀钢集团继续深入推进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巨大动力。攀钢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突出低成本、经济性这条生命线,坚持低成本生产、产业链延伸与附加值提升并重,把钒钛产业打造成攀钢最具竞争力和最具经济效益的支柱产业。

图片来源/网络

  吃了几十年“钢铁饭”的攀钢,被一只强有力的“手”推向转型“轨道”:主动削减粗钢产能万吨,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重轨产销量稳居全国第一,高级别汽车板填补西南市场空白;聚焦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领域,扎实推动重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依靠科技创新,优化工艺降成本、推进产品升级、提升销售服务水平,年以来,攀钢累计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项,获得专利授权项。

摄影/王东

  李建勤对攀枝花创新工作充分肯定。他指出,创新是攀枝花与生俱来的基因,从破解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世界难题,到自主研发提钒工艺,到打破美国钒氮合金技术垄断……52年开发建设一路走来,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的攀枝花。

  创新,为工业发展提供澎湃动力。1至9月,我市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四大成长型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16.5%。

3

“三抓”工作法,

破解前进道路上难题的基本法

“抓项目、抓政策、抓资金。”李建勤的方法论言简意赅,为攀枝花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招商决胜未来,引资助推发展。钒钛产业的崛起,离不开好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培育和扶持。

9月28日,我市在钒钛高新区举行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大会,总投资达49.39亿元的27个项目集中开工。至此,今年以来,我市共有85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5亿元。这些项目既突出了投资拉动、基础先行,又体现了产业支撑、方式转变,不仅集中展示了攀枝花投资促进的阶段性成果和项目推进的良好态势,也为我市推进“四个加快建设”和“四区驱动”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动力。

摄影/田川

  改革重在落实,政策重在实效。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支持攀枝花矿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若干措施、铁矿石资源税从价计征、争取直购电,制定《攀枝花市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指标调整分配方案》《攀枝花市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含金量高、导向性强的政策涵盖财税、供地用地、要素保障、资源配置管理、生态补偿、人才等多个方面,为建实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提供了政策支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经济活。今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金融发展的意见》《年攀枝花市推进直接融资工作方案》等,全力破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8月7日,总规模亿元的攀枝花钒钛资源开发投资基金组建。这个由攀枝花市国投集团公司、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基金,主要投向钒钛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基金将以资本为加速器,集聚和放大社会资本参与钒钛产业发展,为打造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加速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打造“五个一工程”、建实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承载着万攀枝花儿女的希望。新的征程上,我们脚步铿锵,信心满怀!

来源:攀枝花日报

编辑:李坷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