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川滇交流平台促进川滇经济发展 让川滇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川滇 “云南经济新闻网.川滇经济频道”真诚为您服务 云南经济新闻网是云南经济日报的转型升级.华丽转身。《云南经济日报》创建于年1月1日,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是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指导经济工作、经济决策的重要工具,是云南经济宣传的重要平台,是云南对外经济宣传的重要窗口,是云南省“政府令”指定发布媒体,立足云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宣传的窗口,是云南省优秀报纸,是中国移动云南分公司重要客户指定读物,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机上赠阅读物。 云南经济新闻网: 盛夏的西区绿意盎然,从清香坪到大宝鼎、从西佛山到矸石山,沿途10多公里,一派天蓝、山绿、水清的景象,生机勃勃。 在花山煤矿C区,0多年的矸石堆场不见了,昔日“风吹尘飞扬,雨天黑泥浆”的场所,在今年6月底已变身运动休闲式矿山公园。居民张颖说:“告别了原来矸石堆带来的严重污染,大家都很开心。” 这仅是攀枝花市西区近三年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改善环境的例证之一。 攀枝花市西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生态修复和治理的总体目标,从年9月开始,着力实施四川省级重点工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奏响了昂扬奋进的“绿色进行曲”。如今,攀枝花市西区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提高到43.5%。 修复与开发并举西佛山变“城市绿肺” 石漠化土地占攀枝花市西区土地面积的57.6%,横贯整个攀枝花市西区城市建成区的北部。 西佛山位于石漠化区域中心部位,植被稀少,岩石裸露,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和形象。对此,攀枝花市西区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集中力量、打造精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集中对该区域工业企业废弃场地和矿山迹地进行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 组织专家组立足规模化、高起点编制完成《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西佛寺周边示范项目总体规划设计》,预计总投资8亿元,项目资金以业主投资为主,政府配套补助资金为辅。同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森林城市建设,发展林业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 民营企业西佛寺景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取得了亩林业用地的使用权,承包期限70年。企业聘请了省内外林业规划、环保评估、安全评估等专业技术咨询服务单位,编制了景区石漠化治理示范项目规划方案、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方案、石漠化改造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等成果资料;多次邀请各部门行业专家、学者亲临指导,探索出一套“运土上山、人工增肥、掘井取水、大穴壮苗、梯级推进、综合治理”的模式。 目前,西佛山景区累计投资亿元,已完成石漠化覆土绿化工程近亩,成林亩,植树超过50万株;累计完成覆土00余万立方米,以蓝花楹、三角梅为主,同时分区种植多种特色水果、名贵乔木、花卉等,形成“月月有花开、四季有果摘”的特色百果百花园林区。新建游客步道余米;挖掘一口日出水1万立方米的水井,铺设供水管网1万米;修建临时防火通道米,挡墙近万立方米;建成国家A级旅游厕所1个,配套设施完善;新增林间休憩凉亭个,可供游客休息。 攀枝花市西区政府在此成功举办了蓝花楹节,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今年,将完成1亩石漠化土地和矿山迹地植被恢复。同时对已建区域进行总体提升,完成西佛山景区基本建设,打造城市“绿肺”和后山公园,为游客提供一个健身、吸氧、观光、禅佛、休闲、自驾游露营的多功能综合平台,努力建成四川省级森林公园和4A级文化风景旅游景区。 关矿与复绿同行苏铁山变“康养谷” 走进攀枝花市西区河门口攀钢集团石灰石矿采矿区,草木覆盖、绿意盎然,米高的攀枝花、羊蹄甲、蓝花楹等乔木成片林立,1米左右的黑荆树、三角梅、清香木等树苗长势喜人。让人不禁怀疑,这里真的是采矿区吗? 采矿区位于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这是攀枝花市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年在划定苏保区红线时,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石灰石矿采矿区域有.93亩位于苏保区红线范围内,但该矿依法取得了四川省、攀枝花市相关部门颁发的生产经营所需证照,并完成了安评、环评备案。 如何做好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问题整改和矿山迹地生态恢复,共同建设绿色家园? 攀枝花市西区对苏保区内攀钢石灰石矿的生产或使用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分析把控。年10月,经市政府同意,攀钢集团石灰石矿在年1月31日前退出苏保区。 攀钢集团坚决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年,攀钢就投入万元,完成采场作业区生态恢复治理7亩。年10月,矿山停止采场穿孔、爆破、开采作业,拆除穿孔设备,并于当月终止采场爆破合同。年7月,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注销了攀钢石灰石矿采矿许可证。 攀枝花市西区积极健全与攀钢集团的协作机制,推进石灰石矿关闭退出及生态恢复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生态恢复资金不足、覆土土源和水源短缺、周边村民阻工占地、苗木栽种技术薄弱等问题。年以来,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投入资金万元,修复面积.9亩;攀枝花市西区投入资金00万元,修复面积30亩;苏保局投入资金万元,修复面积98亩。共种植乔木1.万株、灌木37万株。 如今,攀枝花市西区依托苏铁山生态优势正着力在山脚下打造“生态康养谷”。 治污与复垦并重矸石山变“金果园” 地处金沙江南岸灰槽子马槽湾的灰槽子矸石山上,一片接一片的芒果树迎风摇曳,宝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10多名职工正在树林中检查滴灌和除草。 在煤炭“黄金十年”期间,众多小煤矿、小洗选厂在攀煤公司土地红线范围内无序堆放,形成了一座亩约万吨、地表高差达多米的矸石山。 这里,在遭遇特大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极易造成堆场滑坡或泥石流等重大安全环保隐患;同时矸石大面积裸露,存在较大的扬尘污染。 年10月,攀枝花市西区与攀煤公司联合启动灰槽子矸石山治理工程。年3月完成了治理规划方案设计,项目总投资1亿元,中期治理投资万元。中期规划是对紧邻金沙江北的矸石排放直接进行最终治理,总占地面积10.1公顷;长期规划是对还需要生产排矸的地方采用边使用边治理的方法,总占地面积41.公顷。 年,矸石山防尘网铺设11万平方米,年铺设防尘网1万平方米。设环保标识标牌0个,开展了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监测。 年,启动灰槽子矸石山A、B、C平台植被恢复项目和部分排水沟与挡墙工程。植被恢复项目于同年8月正式启动,经土地整理,形成土地亩。3个平台除了梯度差异,地形相同,如今共种植芒果树5多株;台地边缘种植构树多棵,用以护坡及防风、降尘;果园内矸石表面覆土15厘米后抛洒紫花苜蓿草籽约斤;经放坡处理后,坡面种植三角梅多株,靠近坡面内侧种植护坡植物地果11多株。 “现在平台种植经济林木,边坡种植花草,既解决了安全、环保隐患,修复了生态环境,同时还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在山上劳动的宝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绿化工程部部长聂一凡说,待两三年后芒果进入丰产期,每年可收入约万元。 攀枝花日报记者周越文/图 来源:攀枝花日报 众志成城共抗疫情 上半年攀枝花市财政收入实现“双过半” 近日,记者从攀枝花市财政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充分履行职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收入征管,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工作目标,为更好发挥财政对基本民生和重点项目的支撑保障作用奠定了基础。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贯彻执行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全力抓好“六稳”、全面落实“六保”要求,在做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释放经济发展活力的同时,主动作为、深挖潜力,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完善税收征管体制,依法加强收入管理,提高税费征管效率,确保各项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努力弥补政策性减收因素带来的影响。截至6月30日,全市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1.1%,同比下降3.8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5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5.46%,同比下降1.11%;非税收入完成11.1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5.35%,同比增长17.39%。(记者江潇)来源:攀枝花日报 众志成城共抗疫情 市场与信息大量收购生猪,有货源者请与李女士联系,宣传合作内容任你选热诚为你服务! 1、《云南经济日报.川滇经济》报纸,每周刊出1--期。 、云南经济新闻网楚雄频道(川滇频道)网站不计条数,不计数字,天天可上。 3、云南经济新日报楚雄频道(川滇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