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2/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31118/4292721.html

吴晓龙四川在线记者唐子晴

“去年,市农科院的团队来村里指导,种的魔芋亩产达余斤,加上一代种、二代种魔芋,算下来亩产值达1.8万元左右。种魔芋已经成了村民们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好路子、好办法!”1月16日,提起村里的产业发展,盐边县国胜乡大花地村村民组长候文朝一脸笑容。

大花地村地处大山深处,海拔2千余米,地理位置偏僻,再加上地形条件复杂,交通不便,产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在当地多部门的帮扶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强起来,并逐渐形成了以青花椒、魔芋、桑蚕为主导的种植业。

“村里有很多水冬瓜树,树下都是荒草,没有一点收益。”候文朝说,一开始村民们自发在树下种魔芋,但因缺乏种植技能,产量总是“差点意思”。年,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把技术带进村,手把手教松土、施肥、管护……目前,大花地村已有户村民种植魔芋,种植面积达余亩。

种植魔芋的不止大花地村。“收入比年翻了一番还多!”仁和区啊喇乡官房村喇务组村民刘云春在自家种植的板栗树下套种魔芋,亩产量达多斤,“既能‘鼓’口袋,又能‘稳’口袋,日子越过过好!”

“目前全市有万余亩核桃、芒果、板栗等林果产业,还有万余亩森林,林果下空余空间发展种养产业的潜力巨大。”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滕志说,全市70个脱贫村虽全部实现了脱贫,但大多都地处边远,土地贫瘠,耕地稀少,产业发展大多比较单一。

怎样能更好地巩固脱贫成果,形成可持续发展产业格局?70名科技人员深入边远山区,一边对70个贫困进行一对一的产业科技扶贫,一边开展研究。

通过调查走访、项目实践、查阅国内外大量资料,滕志和团队给出一个答案:要保持可持续性发展态势,必须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特色林果产业,让一土生多“金”。“魔芋在农业、医药、纺织、化工、建筑装修等领域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而很多贫困村林地覆盖面积较大,气候宜人,为种植魔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滕志说。

眼下,攀枝花的魔芋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魔芋种质资源圃、魔芋引种观察基地已初步建成,还引进了花魔芋、白魔芋和珠芽魔芋三个品系。“把魔芋产业发展成为优选产业,让村民们持续增收。”滕志说,团队正在联合省内外力量创建攀枝花魔芋产业“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良性循环耦合系统,让“土疙瘩”稳住脱贫成果。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