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专家坐诊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512.html
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

  ●这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亚热带风情的学校:绿荫叠翠,花团锦簇;群楼高耸,气势恢宏;人文鼎盛,情浓似火。

  ●这是一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作为、有担当的学校:数十年栉风沐雨,共克时艰;数十年励精图治,敢为人先。

  ●这是一所理念先进、风范泱泱、业绩辉煌的学校:谋大势而厚积薄发,择高立而誉满花城,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

座落于攀枝花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

主城区——东区,

是东区政府重点建设的唯一高级中学。

学校是四川省二级示范性高中、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全国“零犯罪学校”。

学校是国家体育总局授牌的“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四川省首批“阳光体育示范学校”,是教育部授予的我省第一批“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

学校还是攀枝花市“校风示范学校”、“绿化先进学校”和“园林式学校”。

从小而破旧的旧校址

到现在的鸟语花香、充满文化气息的

美丽校园,

从传统、简陋的教学条件

到采用现代教学方式

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

从教学成绩遥遥领先

到追赶式发展再到跨越式前进,

市十五中勇立时代潮头,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在英雄攀枝花写下了一页又一页新的教育篇章!

薪火传承继往开来

曾记否:干打垒,席棚房,身居陋室怀天下;

曾记否:油灯闪,夜月明,心系学子济苍生。

这是攀枝花市教育初创时期的真实写照,市十五中也不例外。

年3月,学校创建,始称“攀矿一中”,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一切都从零开始,从零起步,但是,一张白纸也可以绘出最新最美的画图。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攀矿一中”以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志,艰苦创业,奋力拼搏。“没有一流的生源,却立志创造一流的业绩”,学校教育开始在攀枝花市崭露头角。

年7月,攀矿和攀钢合并,学校于年5月改名为“攀钢五中”。在年的高考中,“攀钢五中”培养出张黎、贾斌、蒲海、付蕊、唐乐、周含露等6个考取清华、北大的高才生,还培养出周婷、徐熹、李涛、彭瑛等考取同济、复旦、浙大、华西医科大学和其它著名高等学府的共计28名一本生,创造了攀枝花教育的奇迹。

年12月,学校交东区人民政府管理,更名为“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年1月,东区区委、区政府决定整合东区高中教育资源,将原来的十四中、十五中和十六中(高中部)合并,正式命名为新的“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

不可否认的是,曾经领跑攀枝花教育界多年的市十五中,由于生源质量、灾后重建等多种原因,一度由攀枝花教育的领跑者变成了攀枝花教育的追赶者。

“难道十五中就这样沉寂下去了吗?”

“不!这样一所有着优良传统的学校,这样一所屡创教育奇迹的学校,怎么可以一直沉寂下去呢?”

新的时代催生新的愿景,新的愿景引领新的征程。

如何突破学校持续发展的“瓶颈”,改变攀枝花市教育的发展格局?如何将学校“做大做强”,不负东区人民的期待和厚爱?时代的课题再次摆在十五中的面前。

年,“攀枝花市优秀校长”李根元举起了学校再次创业的旗帜:绿色理念传承华夏神韵,智慧教育引领快意人生,创新品牌畅通梦想未来。

时代考验着十五中的勇气和智慧,考验着十五中的责任和担当。

固本图新个性显彰

三十八年时空变幻,

三十八年沧海桑田。

十五中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

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形成了鲜明的办学风格,

也打造出了具有十五中气质、特质的办学品牌。

“教育责任追求”

  ——校长李根元

  中华教育,溯临千年。中华教育,万古流芳。

  有教无类,何曰夷夏。必仁且智,圣者气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兴学育才,民智大开。五育并举,个性自然。学以明生,教育生活。三个面向,科教兴国。主体教育,人文鼎盛。核心素养,立德立人。其道昭昭,其德馨馨。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复兴伟业,盛世如约。

  惟愿吾师:诲人不倦,长善救失;身正令行,万世师表。

  惟愿吾生:克己内省,立志有恒;学以致用,世代栋梁。

1“接地气”的管理理念,引领内涵发展之路

严守“正德修业,臻于至善”的校训,弘扬“传承、包容、自信、图强”的学校精神。励精图治,和谐发展。

落实“三带一实施”的学校管理推进思路,即:“以领导作风带教师作风、以教师教风带学生学风、以学校考风带学校校风,实施精细化管理”。榜样引领,责任到位。

倡导“四自”的学生自主发展模式,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立足主体,优化主导。

领导班子

贯彻“四心”的教师工作要则,即:“用爱心引导每一个学生,用热心   短短数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魅力十足的十五中,呈现出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格局,再次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东区和全市人民面前。

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学质量节节攀升。高考上线人数年年攀升,连创新高,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在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荣耀花城。

十五中赢得年攀枝花市中小学生校园篮球联赛男子总冠军

十五中勇夺年攀枝花市中小学排球比赛男子冠军、女子亚军

艺体教育硕果累累,培养出包括亚运冠军高博、世青赛亚军蔡晴在内的一大批特长学生,年勇夺攀枝花市校园篮球联赛总决赛高中男篮冠军,再夺攀枝花市中小学排球联赛高中男排冠军,艺体兴校,人才辈出。学校先后荣获“四川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连续多年被授予“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是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意大利留学项目基地”。

  教师队伍结构调整引领专业化建设步履坚实。学校按照“树师德、强师能、铸师魂”的基本要求,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回应社会和家长的关切,树立十五中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学校根据“继续教育促名师、教研竞赛促名师、科研管理促名师、制度建设促名师”的基本思路,带动和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运用“导师制、培训制、选拔制”等基本方法,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中坚和骨干。学校现有教职工人,高级教师93名,各级各类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0人,省师德标兵1人;攀枝花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1人;市师德标兵6人,市级优秀班主任24人。攀枝花市东区第一至第三届“感动东区人物”童琪、刘元鞍、廖清平就是这支“德高、学深、情真、艺精”队伍中的佼佼者。

  学生培养模式转变开启自主发展的新常态。在十五中,有爱的教育尊重学生自然的天性,呵护自由的心灵;在十五中,自主的成长机制给予学生多元的选择,释放无限的潜能。多元启智、名师导引、人文激励、网格管理,“让优秀学生圆名校梦,让一批次上线学生圆重本梦,让一批次线下学生圆本科梦,让特长学生圆升学梦”,成为了十五中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办学优势。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优化学生的成长机制,学校教育由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学业后进生的有效转变和提高,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凝聚改革的共识,汇聚团结的力量,十五中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华丽蜕变,再次站在持续发展的制高点上。

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筚路蓝缕,不坠青云之志;殚精竭虑,长怀报国之心。十五中的历史变迁,与攀枝花市的改革开放同呼吸、共命运,与攀枝花市的创新发展亦步亦趋,交相辉映。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扩大优质资源,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探索和发现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时来易失,赴机在速”。年9月1日,《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出炉,为我们描绘了十五中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以“特色高中”建设为目标,按照“立足优势项目,确立优先目标,培育优质品牌”的总体工作思路,在提升学校核心价值的同时,创造高层次的附加值,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校园,成为在全市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示范性高中。

1“特色高中”建设的意义何在?

  李根元校长强调:“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合格的、优秀的人才培养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特色高中’建设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满足学生自主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可选择的教育。‘特色高中’建设是市十五中突破发展‘瓶颈’,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在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的关键之所在。”

2“特色高中”建设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夯实学生发展基础,释放学生发展潜能,推动素质教育落地生根,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培育“专业+专长”的教师。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状态,推进教师队伍结构调整,打造高水平教育团队。

创建“规范+特色”的学校。促进学校特色建设,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3如何把十五中建成“特色高中”?

  坚持整体。建设“特色高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教职工、面向学校全面工作,做到全员动员、全员参与,抓纲务本,整体推进。

  提倡多样。建设“特色高中”需要各年级组、各学科组、各职能处室、各社团组织,根据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彰显工作特色。

  注重内涵。建设“特色高中”重在特色工作理念、制度建设,重在特色工作内容、方法建设,要以增强学校综合实力为指针,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强化过程。建设“特色高中”要加强过程控制,把握关键节点,突出工作重点。要把特色办学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贯穿于互动发展的全过程,在发展中建设,在建设中发展。

  优化资源。建设“特色高中”要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构建校内联动、校际互助、上下协调、内外衔接的工作格局。

岁月如歌,春华秋实。

市十五中在漫卷芬芳中叶茂枝繁硕果累累,

在改革发展中与时俱进跨越发展,

在积涓流而成汪洋中

留下了一行行闪光的足迹。

触摸历史的自豪与自信,

把握未来的睿智与胸怀,

今日之十五中,

必将在新的起点上鲲鹏激浪,

再次谱写全面育人的绚丽华章,

再次创造教育立市、教育强市新的辉煌。

广告

记者:彭春梅

编辑:阮雨红(欢迎爆料、投稿、建议、吐槽……)

新闻邮箱:pzhwb

sina.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