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人民日报社全媒体平台——民生网在独家报道栏目中登载了题为《四川攀枝花:让搬迁人口留下来富起来》的报道,讲述攀枝花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搬迁人口,用实际工作帮助其中的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路的故事,介绍了攀枝花强力推动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好做法。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最南端,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南向开放门户,以丰富的光热资源和钒钛资源闻名,辖三区两县,人口万。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有农村居民从四川省凉山州自发搬迁至攀枝花农村山区生活,当地成为迁入地、迁出地“两不管”的工作盲区。年,攀枝花市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安置了凉山自发搬迁人口1.15万余人。但自发搬迁问题一直持续,攀枝花迄今又有1.16万余搬迁人口,是全省除凉山州外,凉山自发搬迁人口最多的市。 扶贫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在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攀枝花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搬迁人口,用实际工作帮助其中的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路。 贫困群众圆30年新居梦 今年国庆节,对家住攀枝花市米易县麻陇彝族乡庄房村的贫困群众吉克比莫一家来说十分特别,他们一家7口告别居住近30年的土坯房,搬进新家。 青山绿林间,吉克比莫家的新房冒起炊烟,不时传出阵阵笑声。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挂在新家门前,见证着这个家庭的幸福生活。 28年前,吉克比莫一家从凉山州迁居到麻陇乡,房子是那时修建的。由于房屋修建时间久远,最近几年,墙体出现裂缝,到雨季还会漏雨。“家里条件不好,从没想过能住这么好的房子,搬进新家就像做梦一样。祖国强大了,老百姓的日子才过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吉克比莫的妹妹吉克阿英高兴地说。 “修建新房,他们家只需出多元,其余近7万元修建款全部由政府补贴。”米易县麻陇彝族乡的一名干部说,下一步,还要帮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收入,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激发他们自己的造血功能。 在庄房村,从凉山州自发搬迁到此的居民共有60户,如今57户顺利搬进新家。屋顶不再漏雨,采光通风都很好,大家还采购了新家具,住得安心舒适。 今年以来,攀枝花各级各部门持续发力,扎实有序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和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各项工作,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彝家少年有书读有球踢 在米易县撒莲镇中心学校泥土斑驳的操场上,13岁的刷日约布和伙伴们开始了足球训练。大家搂着肩膀围成一圈,大喊:“加油!加油!加油!” 孩子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兴奋中。今年6月,他们组成的米易县撒莲镇中心学校青少年足球队赢得了攀枝花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甲组冠军,16名队员中有15人来自凉山搬迁贫困家庭。 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踢足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去年,为了给家里增添壮劳力,刷日约布一度决定把读书机会留给弟弟,自己回家务农。最终,在攀枝花有关部门、学校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刷日约布重返校园。“有书读、有球踢。”刷日约布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彝族有句谚语:大山爬得越高,视野越广阔。小小的足球承载着孩子们无尽的精力和热情,也成为他们开阔眼界的阶梯。因为参加足球比赛,这些彝族孩子第一次走进城市,拥有了一次与众不同的出彩机会。 9岁的吉胡尔且是足球队最小的队员,他的妈妈金阿衣说,8年前,他们从凉山州雷波县搬迁至撒莲镇平阳村,在距离学校多米远的地方租了间房子,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目前,撒莲镇的凉山自发搬迁人口有户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人,在米易县12个乡镇的凉山自发搬迁人口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中,占比近50%。 近年来,攀枝花扎实推进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工作,用真情帮扶贫困群众,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深入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让凉山自发搬迁移民随迁适龄子女与当地户籍学生享受同等教育资助,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坚持精准施策不变调 攀枝花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力推动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制定《攀枝花市加快推进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责任分工方案》,明确到年底前,全市精准识别出的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户人全部按期脱贫。 该市还对12项具体工作进行部署,明确主要工作任务、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等内容。 7月,在攀枝花市“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暨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工作推进会上,攀枝花市委书记贾瑞云强调,要聚焦重点难点,坚持精准施策不变调;要持之以恒巩固脱贫成效,把继续攻坚与防止返贫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要持续用力深化社会治理,坚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目前,攀枝花扶贫开发局等部门和各县区强力推动相关工作,投入财政扶贫资金约3.6亿元,实施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住房保障等余个扶贫项目。 首先,聚焦户籍办理,为落实帮扶政策提供前提。按照“应落尽落”原则,全力推进户籍办理工作,为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开通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全市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落户率达94%。 其次,聚焦目标标准,抓好精准帮扶对标补差。精准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制定“一户一策”脱贫方案。产业发展方面,米易县实施人均元到户增收产业项目,盐边县落实户均元产业发展扶持基金。 住房保障方面,盐边县人全部纳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截至目前,住房主体建设全部完工,正加紧搬迁入住。米易县户危房新建项目已动工,户主体完工,65户搬迁入住。 教育医疗方面,人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全部完成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参合率达%;名适龄学生就近就地入学。 再次,聚焦内生动力,提高自主脱贫意识和能力。攀枝花通过农民夜校、村文化室等平台,加大对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培训力度,激发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通过培训,使大批凉山自发搬迁贫困群众从事技术工种,发展种养殖业,在收入得到保障的同时逐渐改掉陋习,转变“等靠要”思想,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新闻多看点 攀枝花如何发展数字经济?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扩大)会 就在下周末!环攀枝花国际公路自行车来了! 攀枝花榜上有名!第一批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名单出炉!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李可 审核:高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