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人昨晚的朋友圈 被火把节刷屏啦! 不晓得你们的朋友圈是啥样 反正小编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这样 还有这样的 伴随着人潮的涌入 随之而来的是 堵!堵!堵! 哪里都堵! 堵在路上的吃瓜群众了解一下 …… 在我们沉浸在火把节欢乐氛围里的时候 却有那么一群人一直忙碌着 那就是我们敬业的交警叔叔 交警叔叔们你们辛苦了! 说到这里 小编忍不住弱弱的问一句: 昨晚你被堵在哪里了? 不过,亲身体验一把如此热闹的火把节 就算堵到北京也值了! 哈哈哈~ 进入正题 接下来我们就来感受一下 火把节浓烈的氛围 又是一个把你双眼点燃的七月, 又是一个把你心灵点燃的七月, 骑上你的骏马穿上美丽的衣裳, 小伙姑娘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 狂欢地点:普达 毕摩祈福表演 火把游行 羊皮先生吞火 板凳龙等 欢快的彝族风格表演 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我们都是同样玩火的人 扎堆的火把燃烧万人激情 不熄的火焰 是我们洋溢的热情 有我的沉醉,你的喜悦 今晚狂欢嗨到天明 狂欢地点:平地 火把燃起来 我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用热辣辣的火把染红仲夏之夜 今年今夜今时 一切的欢歌笑语来得纯粹 真实而自然 狂欢地点:盐边星月谷 燃烧的火把,热烈而纯粹 今夜我们载歌载舞 今夜,火是信仰,是精神,是传承 今夜,是火的夜晚,是火的狂欢 火把花开了,火把梨红了 到处是热烈的火 到处是炽烈的火 火把节 是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古老传统节日 我国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 一直在不断传承的一个节日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火把节的来历和习俗吧 01火把节的传说中国人对于传说总是非常好奇,因为每一个传说仿佛都被赋予了传奇的影子,显得非常神奇,这就和风水一样的令人着迷。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火把节传说。 纳西族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起,传说是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于是派人将人间烧成火海,于是火把节就诞生了。 白族的火把节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传说中,还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传说,故事情节与女性人物传说《曼阿喃》和《火烧松明楼》大体一致,是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交叉衍变的结果。 彝族的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起,共三天,传说斯惹阿比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02火把节的来历其实在历史上还有专门的史料记载过火把节的。那时候火把节叫做星回节这样美丽诗意的节日,是一个非常浪漫的节日。五代时蜀国佚名氏的《玉溪编事·震旦》中有这样的记载:唐时南诏以十二月十六日为星回节,是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诗,其中的整个星回节就是我们现在的火把节。后来的《禄劝县志》中记载的“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亦谓星回节”指出了火把节。 火把节的习俗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所以,火把节一般要举办3天 昨天没去现场的小伙伴们 今晚和明晚不要再错过咯~ 趁着周末, 约上小伙伴一起燃起来吧! -End- 部分来源丨下一站攀枝花 ?近日部分公交线路、站点临时调整! ?快去!这家商场6周年庆限时疯抢!服饰2折起,、元红包免费送…… 点击有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