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很多人都以为记者是这样的:

端庄优雅

落落大方

博学多才

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

从容不迫

自信满满

巧舌如簧

但实际上,是这样的:

风暴中的采访

手拿重物的百里冲刺

还有这样的:

两名战地记者遇袭身亡,

叙利亚政府称其非法采访

女记者因炸弹被吓倒在地

7月29日,福清电台一名记者

冒雨采访台风“凤凰”

//记者介绍//

近日,英国主流纸媒《卫报》以《中国新一代战地记者涌入前哨》为题,长文报道了85后记者陈序在战乱地区的生活,并以此凸显近年来中国记者在热点地区越来越强的存在感和话语权。《卫报》报道想寻访一个答案:充满危险的环境、家庭的牵挂,为何中国新一代记者还要义无反顾赶赴战地?

一次暑期实习,

学阿拉伯语的他爱上记者行业

陈序坦言,在大三结束前,对于未来要从事什么职业,他并没想太多,更别提当记者了。转折起始于大三暑假——他进入新华网实习。陈序开始在真正意义上了解新闻这个行业。

实习结束后,与绝大部分同学一样,陈序也经历了为找工作而“海投”简历的过程。他还报考外交部并且通过了考试。能拥有进入外交部工作的机会,是很多人所梦寐以求的。但新华网的实习经历,让陈序逐渐意识到,或许当一名记者,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巧的是,当年新华社在招聘时也注意到了陈序和另外几名阿语系应届生,最终陈序顺利进入新华社。

入社后,他和同学先去了宁夏分社,但很快,他又被召回总社,并确认被派往位于埃及开罗的中东总分社当编辑。然而对于陈序而言,当记者才是他想要追求的目标,因而在和总社沟通请求后,年初,他被派往了当时正处于激烈冲突的加沙分社。从那一刻起,陈序开启了战地记者生活。

陈序戴着防毒面具进行采访拍摄

在战地生活,

只要出门就有生命危险

如同外界所知,战地生活充满各种危险。但对于年轻的陈序而言,来到加沙分社工作,更多的还有新鲜。

“其实那时我的拍照水平就像普通的路人甲一般。”陈序记得,抵达加沙分社后,他发现有现成的相机可用,当时已稍有摄影基础的他,毫不犹豫地拿起了相机,开始和美联社、路透社等国际知名媒体记者们一起并肩角逐。

一开始,陈序无论是采访还是摄影都不占优势,但他发现其实这很锻炼人,为了尽快提升自己的能力,他每天都会在完成任务后,将同行们的作品找出来细致学习,“因为都是同时在同地点工作,学习他们的操作手法,对我的业务提升很有帮助。”

长期坚持换来了卓越成果,就在当年年末,他已经能很好地掌握冲突现场报道和战乱地区的深度报道。

与此同时,他显得更为努力,或者可以说更具冒险精神。特别是在年末以色列对加沙发动“防卫之柱”行动时,他是为数不多的依旧前往与死神相邻的加沙地区进行新闻报道的记者之一,也是进入加沙地带的唯一中国媒体的记者。

“最初进入加沙地带前,就在以色列的一个检查站签下免责文件,类似于一个‘生死状’。”

勇敢敏锐和卓越的业务水平,让陈序很快被同在战乱地区的国际知名媒体记者们所认可,然而这也意味着他的处境更为危险。

“在战乱地区,只要出门就有生命危险。”这句话并不夸张,陈序至今都清晰记得,在加沙的一个普通采访日里,一场意外的见证让他终身难忘,甚至永远改变了他的世界观。

“当时是去一家清真寺外采访。”陈序说,巴勒斯坦当地有一些民众死在了以军的炮火下,下葬前,当地人会带着死者遗体去清真寺做礼拜,当时死者是两名幼儿和他们的父亲。

为了不影响当地人的习俗,陈序在清真寺外等候,与同样等在门外的两名巴勒斯坦记者闲聊。

“我们聊得很开心,没多会儿,他们先提前去了另一个采访点。”

等拍完清真寺这边的照片,陈序乘车前往刚刚两名巴勒斯坦记者所去的采访点。半路上,他看见一辆被以军定点清除的小轿车,他下去查看,“死者已被烧得面目全非,烧焦的手指深深嵌入方向盘,事后我才得知,原来就是之前和我聊天的那两名记者。”

其实危险不光是在这些战事激烈的地区,有时即便是在拍摄巴以间的小冲突时,也还会遭遇一些来自以色列军警的特殊“袭击”。

“比如他们会用一些带有化学成分的水通过高压水枪射你,然后浑身臭味一周都洗不掉”

更甚至于,遭遇分社办公室被轰炸或者被以军发射的催泪瓦斯、“音爆弹”等袭击,导致陈序短暂昏厥或短暂失去听觉……

记者节

●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假;宇宙不重启,记者不休息!!!

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再说一本书

《益往直前》

内容简介

中央电视台著名记者、主持人水均益最新力作,首次回应职业生涯中“伊拉克战争逃兵”、“夜总会风波”等争议事件,讲述与白岩松、崔永元、敬一丹等新闻老兵不得不说的故事,袒露央视20年心路历程。同时,从记者视角,讲述近距离采访普京、卡梅伦等国际风云人物背后的故事。

咳咳,

划重点了!

索书号:I/

馆藏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