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阳光心中亮堂 ——记中国石油攀枝花销售分公司和爱加油站活雷锋杨君 “做点举手之劳的小事,算得上哪门子的帮忙。”每当有人夸赞杨君,她总是红着脸这样回答。杨君是中国石油四川攀枝花销售分公司和爱加油站经理,该站位于盐边县和爱乡。在站9年的时光里,杨君始终用一颗“和爱”之心帮助温暖身边人。 ▲杨君为老人缝补衣裳 她与他的故事 ▼▼▼ 年,初到加油站的杨君,见到了加油站的“特殊”邻居——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的孤寡老人刘正富。这位“疯老头”举止怪异,胡乱骂人、乱丢石块,时不时还跑到加油站“串门”,让杨君异常好奇,又心有余悸。 就在当年7月初,每天都不本分的“疯老头”连续三天变得异常安静,犯怵的杨君询问其他员工,可在场众人都说的确没见到人,“糟了,可能出事了!”来不及多想,杨君叫上同事鼓起勇气前往老人家里探望。来到房前,门没锁,一推就开了,一股酸馊味冲得人发吐,吊锅里的饭菜已经馊掉,老人躺在床上面色蜡黄、嘴唇抽搐……快救人,杨君立即联系丈夫开车赶来,一起将老人送进乡卫生所,办理手续,垫付费用,随即联系乡里通知监护人。 老人是重感冒引发高烧不退,医生说若再晚送来就危险了。这次事件让杨君真实地了解到老人的状况,“以后尽量多帮帮老人”的想法在心里萌生。 将自己的想法变成行动,杨君不仅尽己所能,还带动其他员工帮助老人。几年来,大家休息的时候帮老人打扫卫生、清洗衣服被褥、侍弄田地,天气冷了送去衣帽棉被,逢年过节带上礼品前去看望,买来对讲机便于联系老人,争取公司支持为老人接上安全电,包饺子、送贴画,变着法子逗老人开心…… ▲重阳节为老人下饺子,老人感到开心幸福 让油站成为老人温暖的“港湾” ▼▼▼ 两年前的一个雷雨交加的夏夜,至今杨君想起仍唏嘘不已,那晚她冒雨巡检油站设施设备,习惯性地用手电筒照射了老人房屋,突然发现老人哆哆嗦嗦的蹲在家门口。原来狂风吹掉了陈旧的瓦片,家里漏雨了。杨君立即将老人接到站里,帮他擦干头发,换掉湿透的衣裳,递上热腾腾的开水,看着瘦小身板的“刘老头”身穿自己刚晾洗干净、宽大的工作服,在温暖的站房内,抱着棉被逐渐沉沉睡去,杨君满眼心疼,害怕再出事,杨君整晚都守在老人身边,直到第二天才通知村上的领导把房屋重新修葺。 慢慢的,老人似乎对黄灿灿的工作服“情有独钟”了。“平时,乡里和村里的人去看他,他总怪异地大声嚷嚷、毫不领情;我们着便装去看他,也是这样。但我们穿黄色工作服去,他就会静静的看着我们,好像很放心的样子。”杨君难掩高兴之情。 现在,老人依旧喜欢每天出门,有时会在加油站外站上一阵儿,也不进去,望着里面叽里呱啦说一通,像是在诉说什么;很难听清几个字,听清时员工就回他几句,这时老人就会傻傻的笑着离开…… ▲杨君带动加油站员工一起帮助老人 将“举手之劳”进行到底 ▼▼▼ 临近和爱加油站的省道上赫然树立着一块“暗冰路段减速!”的交通安全提示牌,显眼而醒目。所到车辆随即慢了下来,安全平稳的通过该路段。“这块减速牌,树得好”每当提到这块减速牌,乡民无一不拍手称赞的。 而杨君正是“跑”来这块牌子的人。和爱乡地处高寒山区,每年冬天,站前省道易冻土结冰,发生交通事故,甚至威胁到周边乡民出行安全,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上门与乡政府、公路道班沟通,终于在年冬季来临前,于加油站前方树立起了这块交通警示标志。 杨君的“热心肠”乡里乡外“远近闻名”,年的4月,乡里进了许多运输大型风力发电扇叶的6桥装载车,晚上就在加油站附近停歇休息,看到运输车都为外地车辆,杨君就带领站上员工烧了开水专程为司机师傅们送去,挨个询问吃上饭与否,有没吃的就上加油站煮碗热汤面。就着加油站提供的水和洗衣粉,一路风尘仆仆的司机师傅换洗了脏污的衣裳,有衣服破了洞,杨君拿出针线帮忙缝补。“出门在外不容易,能帮就要帮一把!”由于桥车过大,道路狭窄,偶有压坏路边菜地,撞损乡民财物的情况发生,杨君但凡遇到都会帮忙从中调停。 在加油站,杨君是典型,她干事勤奋、工作踏实,得到领导、同事们的认可,曾获得过四川省国资委先进个人,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十大道德模范、先进个人,中国石油攀枝花销售优秀加油站经理;在当地,杨君还是一个模范,乐于助人、加油站的“活雷锋”是乡亲邻里给她的评价,“看着别人不好,我心里就特别难受。”做一见善事不难,难的是将善心、善行践行到底,看似一件件小事透出世间人情温暖,在杨君质朴的笑容中流露的是人性本善。 ▲加油站的姐妹们和刘正富老人合影 杨君先进事迹文章《八年非血亲“孝悌”》,曾被《攀枝花日报》、《精神文明报》相继刊发报道;年3月5号学雷锋日中央新华社刊发报道杨君先进事迹——《加油站里的活雷锋》文章;CCTV中央电视台也对杨君先进事迹进行了实地采访,新华网也对杨君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 为这位攀枝花的“活雷锋”点赞! 点击阅读原文找到65号—杨君给她投票! 点击阅读原文,找到65号杨君给她投票!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