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昨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风和日丽、艳阳高照

小编的手机忽然想了

我(O)的(M)天(G)!

又要下雨,前几天的暴雨已经让我们记忆深刻了!!

下面和小编一起回顾一下几天前...

9月6日米易马槟榔村受灾9月9日米易白马镇受灾现场

攀枝花暴雨后常见的地质灾害的种类

泥石流、滑坡、山石崩塌

●地质灾害的种类

地质灾害后会发生的事情

(一)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滑坡。斜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土溜”等。

(三)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四)地裂缝。是地面裂缝的简称,是指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抽水、灌溉、开挖等)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宏观地表破坏现象。有时地裂缝活动同地震活动有关,或为地震前兆现象之一,或为地震在地面的残留变形。

(五)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能成为一种地质灾害。地面塌陷的形成原因中,以人为因素引起的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最为常见。

(六)地面沉降。地面下沉是由于长期干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过量开采地下水等导致的地壳变形现象。

● 哪些措施可减轻灾害?

哪些措施可减轻灾害?

 生物措施是防治水土流失,减轻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措施之一。坡面植被覆盖率低、乱砍滥伐现象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许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都是水土流失恶性发展的直接结果。

  对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生物治理应从水土保持入手,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为目标,做好生物规划设计,根据具体地区的环境、地形特点,合理配置林型、树种、草类,实行水、林、田综合治理,推行乔、灌、草并举的治理原则。如对泥石流的治理,可具体规划在泥石流形成区(中上游)造沟坡水源涵养林和沟谷水土保持林,泥石流堆积区(下游)以护滩固堤林和防风护田林为主。然后,再根据地区环境、地形、海拔、坡向、坡体类型等,配置具体树种、草种及行、株距等。同时加强林木管护,划定耕、牧区,陡坡停耕还林,提高造林技术等。我国泥石流灾害严重的云南东川地区通过生物措施,对治理泥石流起了重要作用,并收到了兴利除害的显著效果。

●发生泥石流时怎么办?

发生泥石流时怎么办?

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但应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防斜坡失稳下滑,应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的地方暂停观察,选择远离泥石流经过地段停留避险。另外,不应上树躲避;应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不高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强的淘刷能力及直进性,这些地方可能被泥石流冲毁。

●发生滑坡时怎么办?

发生滑坡时怎么办?

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滑动时,向上或向下跑都很危险。当遇到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当被洪水围困时如何避险?

当被洪水围困时如何避险?

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并稳定好他们的情绪;想办法发出呼救信号,与外界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及时救援;利用竹木等漂浮物将家人护送漂移至附近的高大建筑物上或较安全的地方。

●临灾如何进行处置?

临灾如何进行处置?

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

在危险区之外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避灾的临时用地,要把地质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从危险区又迁到另一处地质灾害区内。

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

通过实地踏勘选择好转移路线,转移路线要尽量少穿越危险区,沿山脊展布的道路比沿山谷展布的道路安全。事先约定好撤离信号(如广播、敲锣、击鼓、吹号、敲盆等),同时还要规定信号管制办法,以免误发信号造成混乱。

预先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

有条件时,应在避灾场所预先搭建临时住所,使群众在避灾过程中拥有基本的生活条件。群众的财产和生活用品可以提前转移到避灾场所,这样既能方便群众生活,又可减少财产损失。交通工具、通讯器材、雨具和常用药品等,也应提前做好准备。

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雨季,特别是夜晚造成的损失更大。因此,暴雨期间,夜晚不要在高危险区内留宿。

●灾害发生后怎么自救?

灾害发生后怎么自救?

不要立即进入灾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

当滑坡、崩塌发生后,后山斜坡并未立即稳定下来,仍不时发生崩石、滑坍,甚至还会继续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掘和搜寻财物。

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给政府

偏远山区地质灾害发生后,道路、通讯毁坏,无法与外界沟通,应该尽快派人将灾情向政府报告,以便开展救援。

迅速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

灾害后,在专业队伍未到达之前,应该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区和周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并迅速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

查看天气,收听广播,收看电视,







































白癜风症状图片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